於景春

於景春

於景春,1945年1月生,吉林人,教授,碩士生導師。

人物經歷

1945年出生於歌舞之鄉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敦化市(滿清皇族發祥地),六十年代在武漢體育學院學習期間,隨蘇聯專家學習科學訓練理論,畢業後回吉林省體操隊任教練員。1970年始在吉林藝術學院、1987年調雲南藝術學院任教。曾任舞蹈教育研究所所長,雲南省高校學術委員會委員,雲南省高校高級職稱(教授)評審委員會委員。中國舞蹈家協會會員,中國少數民族舞蹈學會理事,全國高校運動醫學研究會理事,中國藝術醫學協會理事,西藏大學、玉溪師範學院等高校客座教授,雲南藝術學院學報編委。

主講課程

擔任的理論課《舞蹈解剖學》、《選材與訓練理論》以及技術課《舞蹈武功技巧》、《素質訓練》。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①舞蹈演員科學選才與訓練理論研究;②舞蹈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

主要貢獻

先後主持全國教育科學“九五”規劃國家教委重點課題《雲南少數民族地區中、國小藝術教育研究》、“十·五” 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民族地區音樂舞蹈複合型藝術師資培養模式的試驗研究》,參與“十一·五” 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拉薩市中國小藝術教育現狀與學生藝術素養調查研究》(支援西藏大學合作項目)。主持省部級研究課題《舞蹈演員科學選才研究》、《雲南少數民族舞蹈審美特徵研究》、《民族地區音樂舞蹈複合型藝術師資本、專科教材建設研究》。出版專著、教材、論文集三部,在國際國內學術會議和專業刊物發表論文50多篇,總計100餘萬字。在跨學科和交叉學科領域研究中取得突出成績。2001年受聘為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碩士研究生指導畢業論文《台灣地區舞蹈學生身體形態現況之研究》;2007年5月發起並成功舉辦“首屆全國少數民族地區舞蹈院校人才培養模式與教學改革研討會”;以其為學科帶頭人申報的雲南藝術學院藝術教育本科專業和舞蹈學碩士點分別於2003年和2007年獲教育部批准開始招生;2010年8月應北京大學、北京舞蹈學院邀請,作為嘉賓出席第18屆世界美學大會並作大會發言;2011年11月受文化部委聘擔任鑑定組長完成國家課題鑑定工作。

多年來與同行合作,運用科學選才與科學訓練理論培養了大批優秀舞蹈人才,有多名已是國家一、二級演員、編導、教授、副教授,有的擔任我國重點舞蹈院校、系的領導骨幹(如:北京舞蹈學院民間舞系主任趙鐵春教授、古典舞系黨總支書記兼系副主任李天欣副教授;吉林藝術學院舞蹈學院院長李順陽教授;東北師範大學舞蹈系主任劉煉副教授;候瑩,國家一級演員、美國紐約現代舞團,白俄羅斯國際現代舞大賽金獎獲得者;崔惠林,廣東歌舞劇院、國家一級編導;王小燕,國家一級演員、吉林省舞協主席、吉林省歌舞劇院院長;朴永光,博士、碩士生導師、中央民族大學舞蹈學院副院長、教授;林陽,吉林省人大代表、吉林省歌舞劇院國家一級編導,他們活躍在美國紐約、北京、廣州、吉林、雲南講台,舞台上。2000年完成了國家“九五規劃”重點課題《雲南民族地區中、國小藝術教育研究》,該課題是雲南藝術學院建院四十年來首次承擔的國家級課題,也是“九五”期間全國藝術院校中,唯一被批准立項的全國教育科學研究課題。並於2001年通過國家驗收。該成果“建議中國小開設舞蹈課”已被教育部新制定的“十五”學校藝術教育標準所採用,從2001年9月開始在全國部分學校試行。

他在圓滿完成國家“九五”規劃課題後,又申報了國家“十五”規劃重點課題工作,作為“九五”課題的後繼研究, 現正主持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國家教育部重點課題《音樂舞蹈複合型藝術師資培養模式試驗與研究》和省教育廳科研基金項目《音樂舞蹈複合型藝術師資本、專科教材建設與研究》,2007年9月結題。

他對藝術教育的熱愛和摯誠的奉獻精神,為了支援西藏大學藝術教育和科學研究,受聘為西藏大學客座教授。他申報的《拉薩市中國小藝術教育現狀與青少年藝術素養調查研究》已被教育部批准立項為“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重點課題”。於景春成為全國高等藝術院校中唯一能連續主持全國教育科學“九五”“十五”“十一.五”規劃重點課題的教授。

2000年應聘為台灣藝術學院舞蹈碩士研究生指導畢業論文——《台灣舞蹈演員身體形態調查與科學選材研究》,2001年該研究生通過論文答辯獲碩士學位證書。

先後主持完成國家級課題兩項、省部級課題三項,共出版的論著、教材(3部)和在國際、國內學術研討會、刊物上發表論文100餘萬字,先後30餘次受到國家教育部、文化部、國家民委、省政府、省文化廳、省民委、省文聯、省舞蹈家協會、雲南藝術學院的表彰和獎勵。

獲獎記錄

獲獎作品有:《論雲南蒙古族舞蹈審美特徵與生態環境關係》獲文化部、國家民委優秀論文獎;《論舞蹈學生休假期身高突增調查與分析》獲雲南省首屆優秀舞蹈論著論文一等獎;《論舞蹈演員科學選才》獲雲南省高校第四屆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再論舞蹈演員與選才》獲雲南省政府第二屆文藝創作二等獎;專著《舞蹈選才與訓練科學》獲雲南省政府第三屆文藝創作二等獎,同時獲雲南高校優秀自編教材獎;“九·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雲南少數民族地區中、國小藝術教育研究》獲雲南省高校優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獎、雲南藝術學院優秀教育科研成果集體貢獻獎;《中國小藝術教育與音樂舞蹈複合型藝術師資培養模式研究》獲雲南省高校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教材《舞蹈解剖與保健》獲雲南藝術學院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等等。2006年10月《舞蹈教育與青少年素質教育研究》獲第三屆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

《舞蹈學生休假期身高實增的調查與分析》1990年獲“雲南省首屆優秀舞蹈論文、論著評獎”一等獎(雲南省政府第一屆文學藝術創作獎)。

於景春 於景春

《論舞蹈演員科學選才》1995年獲“雲南省政府第二屆文學藝術創作獎”三等獎。

《再論舞蹈演員科學選才》1995年獲“雲南省高校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

1996年完成了省教育廳科研基金課題《雲南蒙古族舞蹈審美特徵》參加文化部、國家民委舉辦的全國蒙古族舞蹈理論研討會獲優秀論文獎。

專著《舞蹈選才與訓練科學》2000年獲“雲南省政府第三屆文學藝術創作獎”二等獎。

2001年《舞蹈選才與訓練科學》還獲雲南省高校優秀自編教材獎。

1993年、1996年先後兩次獲雲南藝術學院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2003年國家教育部“九五”重點課題“雲南少數民族地區中國小藝術教育研究”獲雲南省優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獎。

2004年“中國小藝術教育與音樂舞蹈複合型藝術師資培養模式研究”獲雲南藝術學院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2005年“中國小藝術教育與音樂舞蹈複合型藝術師資培養模式研究”獲雲南省高校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2002年度科研評獎中,他主持的國家教育部“九五”規劃重點課題《雲南民族地區藝術教育研究》獲科研項目特別貢獻獎。

人物評價

《舞蹈選才與訓練科學》是由中國人自己完成的該學科的第一部著作,對舞蹈學科的建設發展和人才培養的作用是很重要的,填補了人體科學訓練方面的空白,對舞蹈人才培養具有普遍意義。

——北京舞蹈學院院長於平教授,博士

於景春的研究成果,許多章節都體現了重要價值,為我國少數民族舞蹈教育事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中央民族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兼舞蹈系主任馬躍教授

我從事舞蹈教育幾十年,去過世界許多國家,還沒有一本書能吸引我專程去拜訪作者,請教有關問題,這次專程來昆明請教於景春教授是第一次。

——台灣著名舞蹈教育家郭惠良教授

於景春教授是我國西南地區一位資深的舞蹈教育家、理論家。在教學和科研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他的《舞蹈選才與訓練科學》一書,在總結自己長期教學實踐基礎上,進行多學科的綜合研究,熔解剖學、生物學、運動醫學、心理學與舞蹈教學於一爐,寫出的一部科學性、系統性、實用性很強的教材,為舞蹈基本功訓練提供了基本依據,從而為我國少數民族民族地區舞蹈教育事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中央民族大學博士生導師扎木蘇研究員

於景春教授選擇探索舞蹈教學中很少有人問津,但又非常重要的領域去研究。如“舞蹈演員科學選才”這是影響成才率最關鍵的課題,以及“教學管理中課表編排的的科學性”,“舞蹈教學與科學研究”,“舞蹈教師必須提高文化素養”,“舞蹈學生青春期發育”等問題。他的研究成果為舞蹈教學計畫制定與教學質量評估提供了客觀依據,對提高成才率,提高教學質量,加快教學進度,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他在舞蹈科學訓練理論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績。

——中國藝術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王克芬 於景春從運動醫學角度進入舞蹈領域,這本是中國的弱項,應當很看重的……,他在運動醫學方面,在舞蹈選才方面,舞蹈普及教育方面都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擔負了不少重要課題的研究,成果頗豐……。

——北京舞蹈學院前院長,碩士生導師呂藝生教授

教育部專家鑑定組(國家藝術教育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周蔭昌教授、全國人大代表、原省教委主任楊崇龍、北京舞蹈學院前院長呂藝生教授、美術教育家張健中教授、民族藝術教育家楊德鋆教授):原解放軍藝術學院院長周蔭昌教授認為“於景春教授主持的全國教育科學“九五”規劃重點課題取得了豐碩的成果。①該成果交叉於民族教育與藝術教育兩個領域,在深入民族地區中國小調查基礎上,形成一套堅實、系統、翔實、可靠的雲南省中國小藝術教育狀況的第一手材料,它本身即具有很高的基礎性學術價值。②全部成果質樸、平易、實事求是,沒有虛浮藻飾,堅實而樸素的成果具有更強的說服力,應給予高度評價。③研究成果中始終貫穿著一份對國家、對民族、對教育事業、對青少年學生的厚重的責任心、使命感和一腔摯誠的關愛情懷流露於研究報告,分析思考論述中。” 全國人大代表原省教育廳長楊崇龍等專家組鑑定結論認為“課題組成員具有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是使命感,完成了設定的研究任務,達到了預期目標,成果豐碩,質量優良,圓滿完成了研究任務。該課題成果是推進我國藝術教育,特別是民族地區藝術教育改革的一項可喜成果,對專業藝術教育也有重要參考價值”。“這些成果豐富了對中國小藝術教育的研究,一定程度填補了中、國小藝術教育的空白,有不容忽視的理論價值和指導教育改革的重要參考價值。”

主要業績收入在:《雲南專家學者辭典》雲南科技出版社(1994年版)《雲南省社會科學界人才名錄》雲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編 雲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黨旗下的報告》---紀念建黨80周年先進事跡集 中共雲南省委高校工委編 (2001年版)《中華人物辭海》當代文化卷 人民,出版社 (1999年版)《中國舞蹈辭典》文化部95規劃重點辭書 文化藝術出版社(2004年版)《中國高級專業技術人才辭典》中國人事部出版社99年版《世界華人文學藝術界名人錄》文化藝術出版社(1998年版)《中國舞蹈家大辭典》(2006年10月版)。 來源:《雲藝院報》第105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