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之偉

a)《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現代史》2009年第8期目錄轉載。 a)《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現代史》2010年第3期目錄轉載。 a)《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0年第6期全文轉載。

於之偉, 男,婚姻狀況:保密。河北永清人,華東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生,遼寧社會科學院黨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研究室主任,主要從事中國近現代政治史與中共黨史研究。
【主要成果及影響】
學術論文:
(1)《儲安平與抗戰勝利後的學生運動——以<觀察>周刊為例》,《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科版)2007年第1期。
a)《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現代史》2007年第8期目錄轉載。
b) 陳永忠:《儲安平生平與思想研究——國共不容的知識分子》,台灣秀威資訊科技有限公司2009年版,引用。
(2)《<新華日報>與抗日統一戰線:武漢時期<新華日報>的歷史功績研究之一》,《廊坊師範學院學報》2006年第3期。
a)《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現代史》2006年第12期目錄轉載。
(3)《從<五月榴花照眼明>看初創時期的鄂豫邊區》,《地方革命史研究》2005年第4期。
(4)《初創時期鄂豫邊區的兩條戰線問題——以<五月榴花照眼明>為中心的考察》,《徐州師範大學學報》2005年12月第31卷增刊。
(5)《對國民黨中央政治委員會的幾點思考》,《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科版)2006年第2期。
(6)《跳出舊思維,另闢新視角——評<聯合政府與一黨訓政:1944-1946年國共政爭>》,《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科版)2006年S2期。
(7)《理解“節約型社會”》,收入《勤儉美德與節約型社會》武漢出版社2006年版。
(8)《論傳統孝文化與青少年家庭道德教育》,收入《中華孝文化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9)《張學良應當為九一八事變及東北淪陷負責嗎?》,提交“東北軍十四年抗日戰爭史” 第二屆國際學術研討會,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0)《九一八事變及東北淪陷的原因淺議》,收入《九一八研究》第八輯,吉林文史出版社2007年版。
(11)《再現風雲激盪的歷史畫卷——<1949中國社會>評介》,《遼東學院學報》社科版,2008年第6期。
(12)《<觀察>對國共東北爭奪戰的軍事報導1946-1948》,《遼東學院學報》社科版,2009年第1期。
a)《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現代史》2009年第8期目錄轉載。
(13)《To Construct Jinzhou as a Secondary Provincial City——Another Alternative of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l in Liaoning Province》,《Asian Social Science》2009,NO.8
(14)《中東路事件與日本的因應》,《理論學刊》2009年第10期。
a)《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現代史》2010年第3期目錄轉載。
b) 獲瀋陽市2008-2010年度社會科學優秀學術成果三等獎。
c) 遼寧社會科學院2009年度優秀學術成果一等獎。
(15)《中共六大前後共產國際與中共的關係論析——以中共布爾什維克化過程為中心的考察》,《社會科學輯刊》2010年第1期。
a)《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0年第6期全文轉載。
b)《新華文摘》2010年第8期篇目輯覽。
c)《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現代史》2010年第7期目錄轉載。
d) 獲瀋陽市2008-2010年度社會科學優秀學術成果三等獎。
e) 獲遼寧社會科學院2010年度優秀學術成果一等獎。
f) 獲第三屆遼寧省哲學社會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類三等獎。
g) 獲中共中央黨校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基金會主辦的“第二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優秀成果獎”論文類三等獎(獲獎結果公告見《光明日報》2011年12月21日第二版)。
(16)《太平洋戰爭爆發前中國對國際局勢的認知與因應之策(1939-1941)》,《歷史教學》(高校版)2010年第11期。
(17)《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國民黨高層對國際形勢的認知與因應(1939-1941)》,《河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6期。
(18)藍皮書《遼寧文化產業發展》第九分論,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9)《有良心的獨裁者還是現代化的推手——評陶涵<蔣經國傳>》,《博覽群書》2011年第6期。
(20)《鞏天民與九一八事變後的抗日活動(1931-1935)》,《蘭台世界》2011年7月上旬刊。
(21)《厚待囚徒——蔣氏家族與幽禁中的張學良》,《蘭台世界》2011年8月上旬刊。
(22)《中共黨史研究的新得之作——評曾成貴< 黨史新得>》,《江漢論壇》2011年第8期。
決策諮詢類:《瀋陽市的城市路標與不文明現象亟待在奧運會來臨之際加強整治》、《將錦州建成省域副中心城市——遼寧省區域經濟發展的另一種途徑》。
【碩士學位論文】
《觀察》之言論與報導述論
【主持及參與的主要課題】
(1)《抗戰時期東北抗聯在遼寧地區傷亡損失調查》,中共遼寧省委黨史研究室委託課題。
(2)《<觀察>與戰後東北初步研究》,遼寧社會科學院 2008年一般課題。
(3)《構建和諧遼寧研究》,遼寧社會科學院重點課題。
(4)《遼寧工業經濟史》,遼寧社會科學院重點課題。
(5)《中國共產黨遼寧歷史》第二卷,中共遼寧省委黨史研究室課題。
(6)《共產國際、中共六大與布爾什維克化及對東北地區武裝鬥爭的影響》,遼寧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L08DDJ031)。
(7)《支持錦州建成省域副中心城市研究》,遼寧社會科學院2009年青年課題。
(8)《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後中國對國際形勢的認知與因應》,遼寧社會科學院2010年一般課題。
(9)《形象、性格與命運——口述歷史內外的張學良及其人際關係初探》,遼寧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L10BDJ012)。
(10)《歷史的過枉與過正——初步找尋真實的張學良》,遼寧社會科學院2011年一般課題。
【學術活動】
(1)2005年7月,中共湖北省委宣傳部主辦“湖北省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研討會”,提交論文,併入選。
(2)2005年9月,參加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召開的“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學術研討會暨湖北省中共黨史黨建學科建設會議”。
(3)2005年12月,參加在孝感市召開的“湖北省孝文化研究會”,提交論文併入選,當選為理事。
(4)2006年8月31日至9月1日,參加由湖北省炎黃文化研究會主辦的“弘揚勤儉美德 建設節約社會”研討會。
(5)2006年9月25日至26日,參加由武昌辛亥革命研究中心主辦的“紀念辛亥革命95周年國際學術討論會”。
(6)2006年12月上旬,參加由湖北省社科聯、湖北省荊楚文化研究會仙桃職業學院聯合主辦的“荊楚文化與湖北發展”研討會。
(7)2007年9月參加“東北軍十四年抗日戰爭史” 第二屆國際學術研討會。
(8)2008年1月21—22日,接受湖北衛視“關於1949年美國駐瀋陽總領事瓦爾德毆打中國工人姬玉衡事件”採訪。
(9)2008年7月,參加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主辦的“紀念中共六大召開八十周年”學術研討會。
(10)2008年10月,參加“中國及太平洋抗戰與戰俘問題國際學術研討會”。
(11)2009年6月,參加華東師範大學中國當代史研究中心舉辦的首屆國史研修班。
(12)2010年6月,參加“紀念張學良誕辰110周年暨國際學術研討會”。
(13)2011年9月,參加“張學良與九一八事變8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