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中好·小構園林寂不嘩

小構園林寂不嘩,疏籬曲徑仿人家。 添竹石,伴煙霞。

作品慨況

【作品名稱】於中好·小構園林寂不嘩

【創作年代】清代

【作者姓名】納蘭性德

【作品體裁】詞

作品原文

於中好·小構園林寂不嘩小構園林寂不嘩,疏籬曲徑仿人家。晝長吟罷風流子①,忽聽楸枰②響碧紗。 添竹石,伴煙霞。擬憑尊酒慰年華。休嗟髀里今生肉③,努力春來自種花。

作品注釋

①風流子:詞牌名。

②楸枰:棋盤。古代棋盤多以楸木製做,故名。宋陸游《自嘲》:“遍游竹院尋僧語,時拂楸枰約客棋。”

③髀里今生肉:因長久不騎馬,大腿上的肉又長起來了。意為不要嘆老磋卑,自尋苦惱。語出《三國志·蜀志·先主傳》:“荊州豪傑歸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陰御之。”裴松之注引晉司馬彪《九州春秋》:“備住荊州數年,嘗於表坐起至廁,見髀里生肉,慨然流涕。還坐,表怪問備,備曰:‘吾長身不離鞍,髀肉皆消。今不復騎,髀里肉生。日月若馳,老將至矣,而功業不建,是以悲耳。”

作品賞析

此篇描繪了隱士的生活與情趣。上片寫隱者消閒自適的生活情景。靜寂的園林,疏籬曲徑,吟詩對弈,好不安閒。下片說如若再加以竹石和著煙霞的相伴,便是得到了人間的全福。最後二句則借典再伸讚羨與勸慰之意,此中有人有已,既是對隱者此時情景的由衷讚嘆,又有自我傾心嚮往之情的坦露。

作者簡介

納蘭性德(1655-1658),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諱改性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正黃旗滿州人,大學士明珠長子,生長在北京。幼好學,經史百家無所不窺,諳悉傳統學術文化,尤好填詞。公元1676年康熙15年)進士,授乾清門三等侍衛,後循遷至一等。隨扈出巡南北,並曾出使梭龍(黑龍江流域)考察沙俄侵擾東北情況。1685年(康熙24年)患急病去世,年僅31歲。納蘭性德去世後,被埋葬在北京海淀區上莊皂甲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