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鳳

方鳳[公元一二四一年至一三二二年]字韶卿,一字景山,浦江人。

人物簡介

方鳳(1241—1322)字韶卿,一字景山,自號岩南老人。浦江後鄭村人。生於宋理宗淳祐元年,卒於元英宗至治二年,年八十二歲。試太學、舉禮部均不第,後以特恩授容州文學。宋亡,遁歸隱於仙華山,同里義烏令吳渭辟家塾,敬事之。疾革,命其子樗題其旌曰:容州,以志不忘故國。鳳嘗為吳渭主月泉吟社,所刊《月泉吟社詩》二卷,皆為鳳所主選,所著有《物異考》、《野服考》及《存雅堂遺稿》五卷(均四庫總目),並傳於世。

生平事跡

幼年勤奮好學,稍長以詩文為世所重。南宋末年任福建容州文學。宋亡後絕意仕進,歸隱家中,自號岩南老人。常出遊名山大川,訪問宋朝遺老,每過破軍蹶將之處,俯仰徘徊而不能自已,亡國之痛,溢於言表。與流寓浦江的詩人吳思齊、謝翱(福建長溪人,曾為文天祥咨事參軍,天祥抗元被執遇害後,到浦江依方鳳)相友善,吟詠唱和,以寄託故國之思。參與故宋遺民組成的月泉吟社,為評卷人,在當時文壇有相當影響。一生博覽群書,尤精於《詩經》,深通毛、鄭二家之言。對當時雕琢詞藻、堆砌典故、纖弱艱澀的文風不滿,強調為文要內容充實、感情真摯,認為“文章必真實中正方可傳”,詩多眷念宗邦而作,音調淒涼,寄慨遙深。元代著名文學家黃溍、柳貫、吳萊皆出其門下。著作有《野服考》、《正人心書》(未完稿),詩文集《存雅堂稿》多散佚,後人張燧輯為《存雅堂遺稿》。宋遺民詩人方鳳生平和創作元初至元至大德的二三十年間.在東南沿海一帶,活躍著一批宋遺民詩人。他們的創作,抒故國宗社之憂憤,歌黍離麥秀之悲音,慷慨沉鬱,憂深思遠,不僅表現了堅貞的民族氣節,而且有力地改變了宋季四靈、江湖詩人氣局荒靡、纖碎淺弱的詩風,對有元一代詩歌創作影響甚巨。在這批遺民詩人中,方鳳是一位十分突出的人物。宋滾評其詩云:“世言杜甫一飯不忘君,今考其詩信然。鳳雖至老,但語及勝國事,必仰視霄漢,悽然泣下。故其詩亦危苦悲傷,其殆有得於甫者非耶?”從宋滾的評論中,不難看到方鳳詩歌創作成就之一斑。然而,由於方鳳終生未仕,名不見於史傳,生平行事多湮沒無聞,所作詩歌亦大半散佚,致宋滾當時巳有“世之知者或寡”之嘆,這是十分令人惋惜的。現據方鳳僅存的《存雅堂遺稿》,以及從元明文獻中爬梳鉤沉的一些材料,對其生平及詩歌創作作一初步探討。方鳳,字韶卿,或日韶父,一字景山,號岩南,齋名存雅堂,故人多稱存雅先生。姿之浦江人。柳貫《方先生墓褐銘》雲:“年八十有二……卒以至治元年(1321)正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