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從義溪橋幽興圖軸

方從義溪橋幽興圖軸

此圖是元代道士畫家方從義所作,山水畫。 本幅右側行書題”溪橋幽興“四字,下鈐一印,不辨。 ”下鈐“筆底江山”、“東山草堂”印。

方從義溪橋幽興圖軸

溪橋幽興圖》軸,元,方從義作,紙本,水墨,縱63.3cm,橫35cm。
此圖是元代道士畫家方從義所作,山水畫。圖繪山水一區,高山雲鎖,溪水自山間流淌,草橋橫架,一人策杖前行,遠山隱現,茅舍隱於林木之中,意境清謐靜逸。筆墨酣暢,多用染法,用筆多橫向。樹木點染之筆疏率,以墨之濃淡分遠近。圖中景物都集中於畫面下部,上部則非常空曠,使畫面顯得深邃幽遠。
本幅右側行書題”溪橋幽興“四字,下鈐一印,不辨。右下角山石間有作者墨書“方從義”款。畫面左側方從義自題:“方壺臨高公雙筆,己未春寄雲生文雅靖室。”左鈐“金門羽客”、“畫中神品”印。“己未”為元延祐六年(1319年),據此推測此圖應為方從義早期作品。
本幅左上有霞洲居一道人題詩一首:“我識方壺老,今經四十年。胸中混原氣,下起雲煙迸。迸啟乾坤秘,名聞湘海傳。有懷人已化,遺墨尚依然。霞洲居一道人。”下鈐“筆底江山”、“東山草堂”印。首鈐“松石軒”印。上詩堂有明沈周、文徵明題二則,分鈐“停雲館”、“沈氏啟南”印。
未見著錄。
撰稿人:馬季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