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山墩遺址

斷山墩遺址

位於丹徒縣丁崗平昌村東部,系西周時代吳國土著人居住的村落遺址。 遺址東西長約11米,南北寬約225米,高出地面約8米,文化層堆積高達4米,是蘇南最大而又保存較完整的一個土著先民村落遺址。 1982年,斷山墩遺址被列為江蘇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也是鎮江境內眾多遺址中級別最高的一座。

位於丹徒縣丁崗平昌村東部,系西周時代吳國土著人居住的村落遺址。遺址東西長約11米,南北寬約225米,高出地面約8米,文化層堆積高達4米,是蘇南最大而又保存較完整的一個土著先民村落遺址。
1981年秋季發掘出土繩紋、編織紋、梯格形印紋、雲雷紋、回紋等60多種紋飾的夾砂紅陶和灰陶及少數原始青瓷。遺址中發現了夯土台基和柱礎,台基底部、房屋柱礎之間埋有人骨架,房中有灶以及大量燒土和制坯用的陶板子、不合格的廢棄陶器。此外,還發現鹿、象、牛、豬的牙齒和石斧、網墜、紡輪、銅劍等生產工具和兵器。 考證推定,斷山墩早期相對年代約為西周前期至春秋時期。該遺址為鎮江地區吳文化重要遺存。1982年,斷山墩遺址被列為江蘇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也是鎮江境內眾多遺址中級別最高的一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