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i編基礎漢語·集中識字(識字篇)

新i編基礎漢語·集中識字(識字篇)

新i編基礎漢語·集中識字(識字篇)是由張朋朋所著的一本書籍,華語教學出版社出版。

基本信息

新i編基礎漢語·集中識字(識字篇)新i編基礎漢語·集中識字(識字篇)
作者:張朋朋著

ISBN:10位[7802003857]13位[9787802003859]

出版社華語教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1

定價:¥24.00元

內容提要

對於外國人來說,學習和掌握漢語和漢字並不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過去,人們之所以不這樣認為,主要是和教授這種語言和文字的方法不當有關。

過去,教授漢語和漢字一般是採用“語文一體”的方法,即“口語”和“文字’’的教學同步進行。這種方法和教授英、法語等使用拼音文字的語言是一樣的。本人認為:“語文一體”的方法對於教授拼音文字的語言是合理和有效的,但用於教授漢語、漢字是不合適的,這是使外國人對學習漢語產生畏難情緒的主要原因。

一、漢字不是拼音文字。漢字是一種從象形文字發展而來的表意文字。漢字的形體不表示漢語的語音。因此,如果採用“語文一體”的方法,口語的內容用漢字來書寫,將不利於學習者學習口語的發音,使漢字成為了他們學習1:1語的“絆腳石”。

二、漢字的字形是一個以一定數量的構件按照一定的規則進行組合的系統。因此,教學上,應先教這一定數量的構件及組合規則,然後再教由這些構件所組合的漢字。可是,“語文一體”的教法必然形成“文從語”的教學體系。也就是說,學什麼話,教什麼字。這種教法,漢字出現的順序雜亂無章,體現不出漢字字形教學的系統性和規律性,從而大大增加了漢字教學的難度。

三、漢字具有構詞性,有限的漢字構成了無限的詞。“詞”是由“字”構成的,知道了字音可以讀出詞音,知道了字義便於理解詞義,“字”學的越多,會念的“詞”就越多,學習“詞”就越容易。也就是說,“識字量”決定了“識詞量”。因此,漢語書面閱讀教學應該以漢字作為教學的基本單位,應該把提高學習者的“識字量”作為教學的主要目標。“文從語”的做法恰恰是不可能做到這一點。因為,教材的編寫從口語教學的要求和原則來考慮,自然要以“詞”作為教學的基本單位。由於口語中能獨立運用的最小的造句單位是“詞”,所以在教“中國”一詞時,必然只介紹“China”這一詞義,而不會介紹“中”和“國”兩個字的字義。中國語文教學歷來是以“識字量”作為衡量一個人書面閱讀能力強弱的標準,而“語文一體”這種教法等於是取消了漢字教學,從而大大影響了漢語書面閱讀教學的效率。

綜上所述,如果根據漢語和漢字的特點來對外國人進行基礎漢語教學,在總體設計上就不應該採用“語文一體”的模式。

編輯推薦

根據漢語和漢字的特點來對外國人進行基礎漢語教,在總體設計上不應採用“語文一體”的模式。遵循以下幾個原則來設計:

1教學初期把“語”和“文”分開。實現方法是:口語教學主要藉助漢語拼音來進行,對漢字不作要求。這樣,是漢字不成其為“絆腳石”,是口語教學將變得極為容易。漢字教學另編教材,先進行漢字的字形教學。漢字字形教學和口語教學並行,這樣既有利於口語教學,又是漢字的字形教學具有了系統性和規律性。

2先進行口語教學和漢字字形教學,後進行識字閱讀教學。

3閱讀教學應以識字教學打頭,採用獨特的識字教學法。

4識字教學要個口語教學、閱讀教學相結合。

作者簡介

張朋朋,北京語言大學副教授。自1975年開始從事對外漢語教學工作,曾在法國、德國、瑞士等國大學任教。其著作還有《漢語外貿會話》、《漢語語言文字啟蒙》(合著)、《現代千字文》、《漢字書法入門》等。

目錄

前言

編寫體例

750常用字

識字二十五句

識字一

識字二

識字三

識字四

識字五

識字六

識字七

識字八

識字九

識字十

短文閱讀四世同堂

識字十一

識字十二

識字十三

識字十四

識字十五

短文閱讀中國見聞

識字十六

識字十七

識字十八

識字十九

識字二十

識字二十一

短文閱讀訪冰心

識字二十二

識字二十三

識字二十四

識字二十五

短文閱讀老舍之死

識字二十五句德文譯文

字詞總表

練習答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