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九點半

新聞九點半

《九點半》從電視媒體的特性著手,從電視的表現元素入手,開拓性地創造了一種新的電視文體:“雜誌化電視新聞”。

主持人:鐘山
金秋十月,浙江電視台錢江都市頻道推出了一檔全新的節目——《九點半》。收看後的最大感悟是:電視新聞可以是“快餐”,也可以做成“大餐”。
《九點半》從電視媒體的特性著手,從電視的表現元素入手,開拓性地創造了一種新的電視文體:“雜誌化電視新聞”。

《九點半》從節目內部結構上借鑑雜誌文章的寫法,通過主持人的元素,進行敘述、評論、抒情,從而突破了畫面對電視表達內容的限制,使得電視能夠表達以前只有雜誌才能夠表達的內容,比如思想、情緒、話題等等。
筆者認為,這是《九點半》在表達方式上所做的創新。
九點半

表達方式創新了,而《九點半》的內容更是“不一樣的內容”:
——《五虎將出動》:走的是本地化和貼近性路線,每天一個主打熱門話題,全面搶占杭州重點地方新聞。如:快速公交B2線為何難受歡迎的深度剖析報導,雖然是短短几分鐘,但有現場的畫面,有乘客的採訪,有公交集團的表態,還有記者的口播評述,有理有據,有情有味。
五虎將

五員虎將看似稚氣未脫,但一進入事件現場,觀眾就真切地感受到這群充滿激情的“虎將”,對於社會的誠意,對於市民百姓的誠意,對於電視新聞工作的誠意。
這五名虎將,都十分年輕,巧合的是,他們都是播音主持專業畢業的,無論是形象,還是對新聞的敏感,亦或是現場的主持、出境能力,都相當了得。以這樣的形式包裝主持人,並且將未來的主持人放在一線培養,從記者、從配音、從剪輯、從寫稿等各方面,多點培養,無疑對“五虎將”們今後走入演播室,成
五虎將維權聯盟
為一名主播,有著巨大的幫助,這在浙江電視史上,還是第一次!
最近,《五虎將出動》版塊成立了“五虎將維權聯盟”,在業界引起強烈關注。
——“新聞一鍋粥”:東西南北中,全球五大洲,看圖片,說新聞,解決了電視新聞同質化的問題。而且,把有趣的事情做得有意義了。觀眾需要的是一二三四五,“一鍋粥”給出的也是一二三四五。
王海

——“新聞馬後炮”:新聞除了知情權問題,還有解釋權,公眾除了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還要了解為什麼。“馬後炮”恰是對新聞事件的脈絡剖析和尖銳評論,滿足了公眾超越日常新聞資訊的深度需求。

“馬後炮”火爆激烈,但以德服人,以理服人,並透出“以人為本”的人性化,“以民為本”的親民化,觀眾在“罵聲”中感受到了它的親和力與感染力。

——“大家故事榜”:“大家”曾是錢江都市頻道的老牌節目,以堅實的核心取得成功。整合後的“故事榜”保存了“大家”的人文血脈,故事說的是大千世界,芸芸眾生,但實際是在用電視的方式剖析“新聞里的社會”。

“故事榜”里一個個真實好看的小故事告訴觀眾:生活是物質的,但在物質中能感受到人生的酸甜苦辣;生活是門前的花開花落,更是看花開花落人的眼睛和心情。
每天看完“大家故事榜”,我還有一種體會:生活的豐富性和戲劇性,遠遠超過我們所有人的想像。
“九點半”的開播,給了浙江觀眾一個重新評判電視節目主持人的標尺。錢江都市頻道從湖南引進的主持人鐘山,果然不負眾望。
鐘山在電視螢幕上的表情是一種完美的表達,他會嚴肅、會激昂、會嘻笑、會喜怒於色、會一針見血、會大罵貪官,甚至拳擂主播台,尖銳批評失職部門。生動、幽默、形象化的辭彙,鐘山會時時脫口而出。如:在評論杭州一起十字路口車禍時,鐘山的表述是“紅綠燈瞎了眼,讓老百姓傻了眼”;對山西礦難“封口費”事件,鐘山的結論是“心裡那個叫良心的玩藝兒不在了”,給人一種“愛之深而恨之切”的感覺。
鐘山的口若懸河,瀟灑自如,一改以往電視新聞主持人正襟危坐,不容置疑的面孔,使“九點半”有了自己的獨特氣質。而“九點半”也使鐘山披上了一件屬於自己個性表達的外衣。“九點半”似乎就是完全為鐘山量身定造的。
我們都知道,電視的黃金時段是晚7點到晚9點,而“九點半”每檔一小時的直播卻放在晚9點半至晚10點半,這恰恰說明節目的製片人清楚地知道,現在的電視觀眾特別細分,觀眾的欣賞口味截然不同,年輕人追求新奇的娛樂,而中年人,特別是公務和白領人群中的中年人,追求的是資訊的價值。晚9點半至10點半,正是這部分人群的黃金收視時段。
“九點半”找準了自己的坐標系,從而使它在很短的時間裡,成功殺入了浙江電視新聞的主戰場。
“九點半”注重的是節目的精神氣質,而精神氣質的背後顯現出的是錢江都市頻道的價值觀。
思考是人類的本能。電視新聞娛樂化,只是一個階段性的現象,而雜誌化電視新聞的嘗試,則是一種改變電視形態的有永恆性的一種努力和探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