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編儀器分析

新編儀器分析

1.2.1光學分析法 1.2.2電化學分析法 1.2.3分離分析法

基本信息

作 者:高向陽 主編
出 版 社:科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9-7-1
版 次:3頁 數:333字 數:420000 印刷時間:2009-7-1開 本:16開紙 張:膠版紙

印 次:6I S B N:9787030233127包 裝:平裝

內容簡介

本書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之一,是在長期教學研究和教學實踐的基礎上,結合國情和生產、科研實際而編寫的。
本書主要介紹了紫外及紅外吸收光譜法、分子吸光和發光分析法、原子光譜分析法、動力學分析法、電導分析法、庫侖分析法、離子選擇性電極分析法、氣相色譜法、高效液相色譜法、離子色譜法、核磁共振波譜和質譜法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基本計算及其套用。同時,注意儀器分析的發展趨勢,適當介紹了儀器分析的前沿理論和技術,如酶催化動力學分析、細胞生物電化學分析、生物質譜、原子螢光分析法、高效毛細管電泳分析、毛細管電動色譜、超臨界流體色譜、生物感測器分析技術、流動注射分析技術以及微波壓力溶樣技術和分析質量控制及分析質量保證等內容。各章均安排有實驗技術或套用,章後有思考題和習題,書後有附錄。編寫過程中尤其注意內容的系統性、科學性、先進性、新穎性和實用性。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農、林、牧、醫、生物工程、生物技術、生物科學專業,以及環境科學、食品質量與安全、食品科學等專業儀器分析課程的教材,也可供化學、套用化學專業本科生、研究生、分析測試工作者及相關人員閱讀和參考。

目錄

序言
第三版前言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儀器分析的特點和任務
1.2 儀器分析方法簡介
1.2.1 光學分析法
1.2.2 電化學分析法
1.2.3 分離分析法
1.2.4 其他儀器分析方法和技術
1.3 分析儀器的組成
1.4 分析儀器的主要性能參數
1.4.1 精密度
1.4.2 靈敏度
1.4.3 線性範圍
1.4.4 檢出限
1.4.5 選擇性和準確度
1.5 儀器分析的發展趨勢
1.6 分析質量控制和分析質量保證
1.6.1 分析質量控制
1.6.2 分析質量保證
思考題與習題
第2章 分子吸光分析法
2.1 光譜分析法導論
2.1.1 分子能級
2.1.2 光的性質
2.2 紫外-可見吸收光譜
2.2.1 紫外-可見吸收曲線
2.2.2 有機化合物分子的電子躍遷
2.2.3 一些基本概念
2.2.4 無機化合物分子的電子躍遷
2.3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
2.3.1 儀器的基本組成
2.3.2 儀器的類型
2.4 紫外-可見吸收光譜法的套用
2.4.1 定性分析
2.4.2 定量分析
2.5 紅外吸收光譜法
2.5.1 基本原理
2.5.2 紅外光譜定性和定量分析
2.5.3 紅外吸收光譜儀
2.6 實驗技術
2.6.1 紫外-可見吸收光譜分析實驗技術
2.6.2 紅外吸收光譜法實驗技術
思考題與習題
第3章 分子發光分析法
3.1 概述
3.2 分子螢光分析法
3.2.1 分子螢光和磷光的產生
3.2.2 分子螢光的性質
3.2.3 分子螢光的參數
3.2.4 螢光強度的主要影響因素
3.2.5 螢光定量分析方法
3.2.6 螢光分光光度計
3.3 分子磷光分析
3.3.1 低溫磷光分析
3.3.2 室溫磷光分析
3.4 化學發光分析法
3.4.1 化學發光分析的基本理論
3.4.2 化學發光分析的主要類型
3.4.3 化學發光分析儀器
3.4.4 影響液相化學發光的主要因素
3.4.5 生物發光分析法
3.5 實驗技術
……
第4章 原子光譜分析法
第5章 動力學分析法
第6章 電化學分析導論
第7章 離子選擇性電極分析法
第8章 色譜分析導論
第9章 氣相色譜法
第10章 高效液相色譜法及超臨界流體色譜法
第11章 高效毛細管電泳和毛細管電動色譜分析法
第12章 核磁共振波譜和質譜分析法
第13章 生物感測器分析技術
第14章 其他儀器分析方法與技術
主要參考文獻
附錄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