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發傳染病與再發傳染病

新發傳染病與再發傳染病

《新發傳染病與再發傳染病》是2010年7月1日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巫善明、張志勇、張占卿。該書介紹了新發與再發傳染病的共同特點、流行特徵、臨床特點、診斷方法、治療措施和預防策略。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本書總論部分描述傳染病的自然屬性、感染過程、傳播過程、基本特徵、臨床特徵、流行特徵、診斷、治療和預防,提出新發與再發傳染病的概念、感染過程的影響因素、傳播過程的影響因素、診斷方法、治療特點和預防手段以及傳染病的長制策略。本書各論部分描述每個新發、再發和重要傳染病的簡史、病原學、流行病學、發病機制、病理解剖、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診斷、治療、預防和預後。本書涉及的新發傳染病指過去30年間被發現的人類傳染病,再發傳染病指發病率顯著減少後再增加或流行範圍有擴大趨勢的人類傳染病。重要傳染病指世界衛生組織指定的傳染性較強和致死率較高的傳染病。本書還概述與新發、再發傳染病有關的人畜共患傳染病和生物恐怖相關傳染病、傳染病診療新技術與新進展和傳染病隔離與消毒技術。

本書以實用為原則,突出理論聯繫實際,總論部分更新了一些概念和名詞,引入了一些新的概念和內容,各論部分對目前流行面較廣的新發與再發傳染病的新理論和新進展進行了比較詳細的介紹。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總論

第一節 傳染病的自然屬性

第二節 傳染病的感染過程

第三節 傳染病的傳播過程

第四節 傳染病的基本特徵

第五節 傳染病的臨床特徵

第六節 傳染病的流行特徵

第七節 傳染病的診斷

第八節 傳染病的治療

第九節 傳染病的預防

第十節 傳染病的長制策略

第二章 新發傳染病

第一節 朊粒病

第二節 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徵

第三節 C型肝炎

第四節 戊型肝炎

第五節 人類皰疹病毒型感染症

第六節 人類皰疹病毒型感染症

第七節 人類皰疹病毒型感染症

第八節 人禽流感

第九節 傳染性非典型肺炎

第十節 巴西出血熱

第十一節 委內瑞拉出血熱

第十二節 漢坦病毒肺綜合徵

第十三節 亨德拉病毒性肺炎

第十四節 成人T細胞性白血病

第十五節 尼帕病毒性腦炎

第十六節 東方斑點熱

第十七節 附紅細胞體病

第十八節 桿菌性血管瘤病

第十九節 人豬鏈球菌病

第二十節 大腸埃希菌:H出血性腸炎

第二十一節 霍亂

第二十二節 微孢子蟲病

第二十三節 巴貝蟲病

第三章 再發傳染病

第一節 手足口病

第二節 輪狀病毒性胃腸炎

第三節 諾如病毒性胃腸炎

第四節 腺病毒性胃腸炎

第五節 星狀病毒性胃腸炎

第六節 丁型肝炎

第七節 流行性感冒

第八節 人猴痘

第九節 麻疹

第十節 狂犬病

第十一節 登革熱

第十二節 基孔肯雅熱

第十三節 伊波拉出血熱

第十四節 馬爾堡出血熱

第十五節 裂谷熱

第十六節 西尼羅病毒性腦炎

第十七節 肺炎衣原體肺炎

第十八節 鸚鵡熱

第十九節 貓抓病

第二十節 人類埃利希體病

第二十一節 兔熱病

第二十二節 鼠咬熱

第二十三節 炭疽

第二十四節 空腸彎曲菌腸炎

第二十五節 軍團病

第二十六節 淋病

第二十七節 梅毒

第二十八節 肺結核

第二十九節 非結核分枝桿菌病

第三十節 布路里潰瘍病

第三十一節 耶羅維肺孢菌性肺炎

第三十二節 念珠菌病

第三十三節 麴黴病

第三十四節 隱球菌病

第三十五節 組織胞漿菌病

第三十六節 隱孢子蟲腸炎

第三十七節 環孢子蟲病

第三十八節 貝氏等孢球蟲腸炎

第三十九節 人芽囊蟲腸炎

第四十節 廣州管圓線蟲病

第四十一節 血吸蟲病

第四章 重要傳染病

第一節 鼠疫

第二節 霍亂

第三節 黃熱病

第五章 人畜共患傳染病

第六章 生物恐怖相關傳染病

第七章 傳染病診療新技術與新進展

第一節 影像診斷新技術

第二節 免疫學檢查新進展

第三節 呼吸機的臨床套用

第四節 心肺腦復甦新進展

第五節 抗病毒藥物新進展

第六節 抗原蟲藥物新進展

第七節 抗蠕蟲藥物新進展

第八節 抗微生物肽研究現狀

第九節 治療性疫苗研究現狀

第十節 傳染病中醫治療新進展

第十一節 傳染病中西醫結合治療新進展

第十二節 人工腎及其套用

第十三節 人工肝及其套用

第八章 傳染病隔離與消毒技術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