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大學地質與礦業工程學院

1998年,新疆工學院地質系更名為資源與環境工程系。 2008年1月,成立新疆大學“地質與勘查工程學院”。 2012年5月,新疆大學“地質與勘查工程學院”更名為“地質與礦業工程學院”。

學院沿革

1953年,成立中蘇合辦礦山技術學校金屬科地質教學組。
1955年,學校更名為重工業部烏魯木齊礦冶學校,地質教學組改為地質科。
1958年,烏魯木齊礦冶學校升格為新疆礦冶學院,同年組建“707”地質隊。
1961年3月,新疆礦冶學院成立礦山系。
1966年,新疆礦冶學院更名為新疆工學院。
1978年,成為全疆第一個國家批准的“礦產普查與勘探”授予碩士學位單位之一。
1979年9月,新疆工學院礦山系改名為地質系。
1998年,新疆工學院地質系更名為資源與環境工程系。
2000年12月30日原新疆工學院和原新疆大學合併成立了新的新疆大學。同時,資源與環境工程系併入新疆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
2006年,建立了新疆大學“基礎地質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2007年,“資源勘查工程”、“勘查技術與工程”、“採礦工程”等三個專業被批准為自治區急需緊缺專業。
2008年1月,成立新疆大學“地質與勘查工程學院”。
2012年5月,新疆大學“地質與勘查工程學院”更名為“地質與礦業工程學院”。

學科建設

自治區重點學科---礦產普查與勘探。
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碩士點1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二級學科碩士點4個(礦產普查與勘探、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地質工程、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
學士學位授權:資源勘查工程、勘查技術與工程、採礦工程。
國家特色專業:資源勘查工程。
自治區急需緊缺專業:資源勘查工程、勘查技術與工程、採礦工程。
學科建設平台有:
1.新疆中亞造山帶大陸動力學與成礦預測自治區重點實驗室
2.自治區地質與採礦工程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3.自治區工程研究中心
4.自治區產學研聯合培養研究生示範基地(地質工程領域)
5.新疆大學礦產資源生態環境保護性開採重點實驗室

學院領導

黨委書記、副院長、紀檢委書記:艾尼瓦爾·塔依爾
黨委副書記、院長:張東升
黨委副書記:郭宏正
黨委委員、副院長:趙新生
黨委委員、副院長:木合塔爾·扎日
黨委委員、副院長:弓小平
副院長:傅雪海
副院長:過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