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義文化革命的歷史經驗研究

新民主主義文化革命的歷史經驗研究

新民主主義文化革命思想的萌芽 新民主主義文化革命思想的形成 新民主主義文化革命思想的成熟

基本相信

作 者:孫建娥

叢 書 名:
出 版 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ISBN:9787543851153
出版時間:2008-07-01
版 次:1
頁 數:367
裝 幀:平裝
開 本:32開
所屬分類:圖書 > 歷史 > 中國史

內容簡介

《新民主主義文化革命的歷史經驗研究》共分5個章節,主要對新民主主義文化革命的歷史經驗作了研究和探討,具體內容包括從舊民主主義文化革命向新民主主義文化革命轉變的歷史必然、新民主主義文化革命思想的形成與發展、新民主主義文化革命與建設的歷程與成就、新民主主義文化革命的歷史經驗等。該書可供各大專院校作為教材使用,也可供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作為參考用書使用。

作者簡介

孫建娥,女,1961年5月出生,湖南沅江人,漢族,中共黨員。
湖南師範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社會學系教授,博士,社會學、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碩士生導師,勞動與社會保障碩士點負責人,中國婦女研究會女性教育研究專業委員會會員,湖南省社會學會第四屆常務理事。
研究方向:女性社會學、社會保障學。

目錄

第1章 導論
1.1 問題的提出
1.2 研究現狀
1.3 研究的思路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從舊民主主義文化革命向新民主主義文化革命轉變的歷史必然
2.1 舊民主主義文化革命思想的歷史終結
2.1.1 “個人本位主義”的思想啟蒙
2.1.2 “平民主義”的思想啟蒙
2.2 舊民主主義文化革命思想終結的歷史啟迪
2.2.1 民族主義思想啟蒙的歷史啟迪
2.2.2 民主主義思想啟蒙的啟迪
2.2.3 科學思想啟蒙的歷史啟迪
第3章 新民主主義文化革命思想的形成與發展
3.1 新民主主義文化革命思想的萌芽
3.1.1 馬克思主義由傳入到傳播的歷史轉折
3.1.2 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與激進知識分子的世界觀轉變
3.1.3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闡述
3.1.4 新民主主義文化革命理論的萌芽
3.2 新民主主義文化革命思想的形成
3.2.1 明確提出黨對中國革命的領導權
3.2.2 必須進行無產階級領導的“五四”新文化運動
3.2.3 反對封建法西斯主義和反動的民族主義
3.2.4 文化革命要為“工農武裝割據”的鬥爭服務
3.2.5 應當重視培養革命的知識分子
3.2.6 文學藝術作品必須大眾化、革命化
3.2.7 建立文化革命和文化建設的統一戰線
3.3 新民主主義文化革命思想的成熟
3.3.1 新民主主義文化革命的性質
3.3.2 新民主主義文化革命的任務
3.3.3 新民主主義文化革命的綱領
3.3.4 新民主主義文化革命應當重視培養革命的知識分子
3.3.5 黨對文化革命和建設的領導原則與方法
3.4 新民主主義文化革命思想的豐富與發展
3.4.1 掀起“馬克思主義文化高潮”
3.4.2 提高黨報黨刊的馬列主義理論水平
3.4.3 正確認識知識分子的歷史性質和歷史地位
3.4.4 正確理解個性解放與階級解放、民族解放的關係
第4章 新民主主義文化革命與建設的歷程與成就
4.1 堅持向工農大眾宣傳馬克思主義和普及科學文化知識的統一
4.1.1 對工人民眾進行馬克思主義常識教育和識字教育
4.1.2 宣傳黨的民主革命的綱領目標和啟發工農大眾的民族階級覺悟
4.1.3 進行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教育和開創工農教育的新體制
4.1.4 全面抗戰的路線方針教育與民眾性的革命文藝活動
4.1.5 土地革命教育與反封建主義教育
4.2 堅持用馬克思主義批判繼承民族傳統文化與動員工農民眾的統一一
4.2.1 批判繼承民族傳統文化是文化革命一項極其重要的任務
4.2.2 在民族解放鬥爭中批判繼承民族傳統文化
4.2.3 站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高度上看待批判繼承
4.2.4 批判繼承要切實從人民民眾的需要出發
4.3 堅持提高黨的馬列主義理論水平和科學文化知識水平的統一
4.3.1 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教育與黨性教育
4.3.2 開展系統地成規模地紅軍教育與幹部教育
4.3.3 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教育與延安整風運動
4.3.4 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的實踐教育
4.4 堅持打破帝國主義與封建主義的反動的文化同盟與傳播馬克思主義的統一
4.4.1 反基督教教會教育的鬥爭
4.4.2 粉碎國民黨的反革命文化“圍剿”
4.4.3 關於中國社會性質問題的論戰
4.4.4 組織領導國統區的抗戰文化工作
4.4.5 組織領導國統區的反蔣反美的文化革命鬥爭
4.5 堅持知識分子的培養使用與思想改造的統一
4.5.1 馬克思主義的傳播與近代知識分子的分化
4.5.2 創辦培養革命知識分子的大學
4.5.3 進行知識分子的思想整風運動
第5章 新民主主義文化革命的歷史經驗
5.1 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際相結合
5.1.1 馬克思主義指明了中國新文化運動的性質和方向
5.1.2 從提高工農民眾的政治覺悟上來思考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問題
5.2 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以推動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創新
5.2.1 人民民眾物資利益的實現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出發點
5.2.2 提高人民民眾的素質潛能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落腳點
5.2.3 敢於突破前人過時的結論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關鍵一步
5.3 堅持理論創新、與時俱進以實現人民創造幸福生活的需要
5.3.1 人民的解放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與時俱進的出發點
5.3.2 人民民眾的實際需要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與時俱進的落腳點
5.4 正確處理一元化與多樣性的關係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文化生活需求
5.5 堅持“文藝為工農兵服務、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
5.5.1 “文藝為工農兵服務、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的歷史內涵
5.5.2 正確認識意識形態領域的階級鬥爭與人民素質能力提高的關係
5.6 堅持黨的知識分子政策要以發揮知識分子的創造才能為準
5.6.1 從馬克思到列寧:“僱傭勞動者”與“特殊社會階層”的兩難選擇
5.6.2 知識分子政策的一次歷史性轉變:從看階級出身到看政治態度
5.7 堅持“兩用”原則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