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縣西河鎮

06年國民生產總值4.2億,其中工業2億元,農業1.2億元,第三產業1億元。 近幾年來由於不斷地招商引資和最佳化產業結構,創造了西河快速、健康發展的大好時期。 海螺落戶—西河自從80年代從當時的鵝塘鄉、滑石鄉剝離出來,就以雪峰公司為依託,大力發展水泥產業。

西河鎮位於新化縣西北部,距縣城18公里,1984年建鎮,1995年撤區並鄉時將原滑石鄉、鵝塘鄉、大石鄉劃入西河鎮,它東抵游家鎮,西臨天門鄉,南接爐觀鎮,北連孟公鎮和琅塘鎮,下轄西河、鵝塘、滑石、大石四個官區,51個行政村,3個居委會,616個村民小組。總人口為66405,其中農業人口58394人,非農業人口8011人,鎮區人口1.3萬,總戶數18108。農村勞動力3.3萬,外出1.2萬。
西河占地面積為23.1萬畝,周期中耕地3.4萬畝(水田2.2萬畝,旱地1.2萬畝),山林12萬畝,小型水庫8座。
06年國民生產總值4.2億,其中工業2億元,農業1.2億元,第三產業1億元。
有黨員1383人,幹部職工203人,其中在職158人,退休45人,教師503人,其中在職411人,退休92人。
財政收入400萬元,支出50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2382元
西河鎮是工貿型鄉鎮,石灰岩資源十分豐富,境內有國家二級企業湖南省海螺雪峰水泥集團公司、廣州鐵路集團公司採石場等大型建材企業及湖南省水泥行業中鄉鎮企業龍頭單位天馬水泥廠。鎮區交通便利,湘黔鐵路與省道兩路穿境而過,並有兩個鐵道貨運及一個鐵路客運站,鄉村公路四通八達。水、電、通訊等基礎設施齊全,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網路發達。小城鎮建設初具規模。在這塊神奇的土地上,山清水秀、生機盎然、政通人和,一片繁榮的景象。
近幾年來由於不斷地招商引資和最佳化產業結構,創造了西河快速、健康發展的大好時期。為了把握這個機遇,更好、更快地把西河發展起來。鎮黨委、政府正在以鐵的手腕和紮實嚴謹的工作態度,以發展為第一要務,全面最佳化西河經濟發展環境,並制訂中、長期的經濟發展規劃和切實可行的優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近年來有不少有識之士相繼在西河投資開發創辦了電子磁性材料廠、竹膠板廠、西河大市場、採石廠、經果基地等一大批企業。我們熱忱地歡迎社會各界人士前來西河投資。西河確是一塊熱土,等待您的開發;西河確是一方寶地,歡迎您來發大財。
經濟狀況
--------------------------------------------------------------------------------
西河系屬新化老工業區,擁有雄厚的工業基礎和巨大的發展潛力,這是西河經濟發展的優勢,同時也存在著劣勢,目前企業生產經營困難,新項目事實緩慢,發展極不平衡的情況。使財政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制約了西河經濟的騰飛,針對這一現狀鎮領導當機立斷,採取了有效措施加以解決。2007年,西河鎮在縣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界五中全會精神,堅持科學發展觀,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定一個目標(打造“三湘建材之都”);突出兩個重點(工業為核心,農業為基礎);夯實三大基礎(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計畫生育、基層組織);實施四大戰略(工業強鎮、農業穩鎮、城建興鎮、和諧治鎮)。通過全鎮上下的共同努力,全鎮經濟保持了又快又好的發展勢頭,為全年各項目標任務的完成大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工業經濟全面復甦——
海螺落戶—西河自從80年代從當時的鵝塘鄉、滑石鄉剝離出來,就以雪峰公司為依託,大力發展水泥產業。90年代雪峰水泥響遍全國,供不應求,更有不愛官場愛企業的能人陳立明老師錦上添花,使西河的水泥產業欣欣向榮,為西河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近年來隨著水泥行業的技術創新,乾法窯生產已成必然趨勢,西河的水泥已風光不再。但海螺正式落戶西河,給西河水泥帶來了希望,使其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天馬改制—改革是發展的動力,是老企業煥發新機的必由之路。天馬水泥廠是我鎮的骨幹企業,全廠員工800餘人,近幾年來一直處於高額負債經營的狀態,不進行改制不但企業無法生存,職工的集資款、工資將成為泡影,銀行部門的債務更無從談起。為了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為了全場職工的利益,鎮黨委政府痛下決心進行破產改制。改制工作於2005年初開始籌備,6月份入法定程式,至2006年9月份圓滿完成
木材行業—西河鎮的衣櫃製作起步於80年代末,發展於90年代,原來的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勢,年產值已達1.3億,如此大的規模、產值、效益,帶動了當地近6000人就業,造就了多名十萬、百萬遠戶,年創稅費幾百萬元,成為西河一大亮點。黨委政府大力扶持木器加工產業,幫助協調關係,整合資源。如此發展,木材行業將加速步入現金牛時代。
農業穩步發展——
目前,中國農村正發生著深刻的變革和嶄新的變化,農民生活不斷改善。農村經濟社會欣欣向榮。真情暖民心,“多予少取放活”是貫穿中央三農工作的一條紅線。2004年提出台的一系列支農惠農政策逐年得到了加強和完善,反哺“三農”,真金白銀,農民得到的實惠不折不扣。
我鎮以新農村建設為主導,以辦好“實事工程”為載體,以發展現代農業為舉措,以加快農民增收為目標,充分利用各項支農惠農政策大抓農業:
穩定發展糧食生產,對糧食生產的重視和投入。年初下達了糧食生產計畫,明確了各級幹部下村第一位的任務是引導和發展糧食生產,通過加大投入,加強服務,並在第一時間將涉農資金足額發放到位。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穩定糧食種植面積全鎮播種早稻面積98.6畝,中稻面積12002畝,晚稻面積計畫達到11277畝,且無災無害,可望增收。
加工產業結構調整和扶貧攻堅,實現農村穩定脫貧五大基地不斷壯大。以雙佳、雙蹄,七一為示範的萬畝玉米基地,架橋、黃固坳的千畝金秋梨基地,新俄、東河的千畝蔬菜基地,陳家山、天馬、河西、沙江、劉家的萬戶衣櫃基地,明莊、五四、河西、五一、鄧家的百萬養殖基地帶動了畜牧果蔬、加工工業的全面發展,加強了勞力轉移就業工作組織扶貧培訓3批110人次,組織勞務輸出1.2萬人,通過多渠道多形式加快了農村脫貧步伐。
第三產業前景可觀—海螺的落戶,天馬的改制毫無疑問將帶動我鎮第三產業的發展。經濟發展規律表明,工業大項目是一個地方經濟發展的推動器和輻射網。雙峰縣曾經是一個經濟不發達的農業縣,就是因為有了海螺的落戶帶動了全縣經濟的快速發展,尤其是第三產業受益最為直接和顯著。交通運輸、餐飲娛樂、商貿、裝卸等因此而紅紅火火,興旺發達,所產生的不僅是經濟效益,而且提供了廣泛的就業機會。
基礎設施
--------------------------------------------------------------------------------
公路建設整體推進—2006年全鎮共投入各類公路建設資金547萬元,完成湖田、尖峰、架橋等村通達工程12公里。完成鐵山、鐵石、粗石、青石、正中、五四、明莊、新鋪、新加、七一等村通暢工程32公里進一步改善了全鎮的交通狀況。07年公路設施繼續完善,全年通暢工程任務15公里,已完成9.3公里,其中大石、鐵山、鐵石等村5.1公里,江水灣村1.2公里,新鋪村1.5公里,滑石村1.5公里。S225線征地工作已全部到位,路擴工程已順利開工。
農田水利設施進一步完善—加強了病險水庫的整修加固,投入15萬元對岸毛沖水庫,固家水庫仰函山塘進行了全面維修,投入6萬元對天馬支渠垮方進行了修復,確保了農田灌溉安全,對沿河易淹等六村安裝了防洪預警設施,對地質災害易發區做好了防範宣傳和抗災準備工作。
敬老院順利竣工—總投資60餘萬元的西河鎮敬老院及粗石分院,於06年4月開工建設,10月份交付使用,入住了五保老人37名,開創了西河養老事業的春天。
自來水廠建設—總投資196萬元的自來水第一期工程已順利完成工程建設,管道已接到居民點,待雪峰完成水改後隨時可以供水
西河安置區建設—辦海螺項目拆遷戶精心規劃的西河安置區,規劃用地130畝,投資1200萬元,可建成門面557個,安置300餘戶。目前已完成基礎工程建設量的80%,安置區內所有廠房、住房、墳墓已全部和諧搬遷到位,8月份可順利交地。
農網改造第二期工程—全鎮已申請農網改造10個,進展順利。
人飲工程建設力度加大—去年(06)全鎮工建人飲工程10處,解決了明莊、粗石、興林、湖田、鄧家、五四等村1000餘人的飲水難問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