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仲村

新仲村

新仲村,位於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北部新景鄉新景河下游,是黔東北有名的生態觀光農業村。全村轄龔溪口、雷子堡、新景壩、野茶坨、青槓埡、水尒龍、潘家寨、龍家寨、大坨、譚家場、學堂頭、幸福灣等自然村寨。為新景鄉人民政府駐地,村境內有國營邊山農場、譚家場中學、新景鄉中心完小、新景鄉中心衛生院、烏江彭水庫區集中移民安置點。

基本信息

貴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縣新景鄉新仲村

概述

貴州省沿河自治縣新景鄉烏江蠻王洞古石刻

進入路徑

1、沿河東風碼頭乘船經百里烏江畫廊轉洪渡小山峽行6km到公溪碼頭上岸即到。
2、326國道經官石公路穿越國家級麻陽河自然保護區北行45km下車便是。

村情簡介

沿河土家族自治縣新景鄉新仲村,位於麻陽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東緣,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烏江山峽百里畫廊西側,距烏江主航道6km。該村一面靠山,三面環水,東有新景河曲折環繞,西有錦溪蜿蜒流過,北面洪渡河咆哮而來又歡快而去。村域總面積21km2,海拔320m—800m,土地肥沃,氣候溫和,降水豐富,日照充足。開發歷史悠久,傳統農業發達,是黔渝邊有名的高原魚米鄉。全村現有土家、苗、漢族居民共3800多人,有1萬餘畝果園(品種有臍橙、錦橙、椪柑、冰糖柑、金錢桔等20多個),5千餘畝生態茶園(主要生產姚溪貢茶),7千餘畝優質稻田(主要生產金竹貢米),4千餘畝旱地(主要種植花生、南瓜)。
新仲村在上世紀70年代曾被評為貴州省農業學大寨紅旗單位,80年代初在全縣率先脫貧;1987年成為全縣第一個雙千村,第一個省政府命名的小康村;90年代是全省有名的社會主義文明新村,老支書張太洪同志還被授予“全國勞動模範”,跨入新世紀,新仲村又成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範村,烏江中下游有名的特色生態觀光農業村。有人這樣描述新仲村的形象:
三分山水七分田,
半村瓜果繞茶園。
果香飄出三萬里,
茶韻襲來兩千年。

景點景觀

●雷子堡 生態茶園(不施化肥、化學農藥)
公溪口碼頭棄舟登岸,眼前豁然開朗,一座碼頭新城正在崛起,即將通車的公溪口大橋仿佛臥波長龍跨越洪渡河上,這便是新仲村的北大門。乘車繞過石筍——擎天巨柱,過懸棺葬、癩子洞,一千米路程便到了雷子堡。
雷子堡為古烽火台遺址,周邊五千畝生態茶園一望無垠,生機盎然,令人陶醉。沿著石級路穿過千年紫薇林上大營盤,拜訪姚溪制茶老藝人,探訪百歲鴛鴦陳文品(106歲)王潤(109歲)夫婦的長壽之道,參觀姚溪制茶作坊。若你陽春三月來此,還可與美麗的土家姑娘一道做一回採茶人,親身體驗姚溪茶制茶工藝。頂級姚溪茶——姚溪雀舌,製作工藝十分奇特:清明節前晴天午時采二葉一心上好茶青,當日猛火殺青後,用細紗布分小包裝好,土家姑娘將其置於貼身,以體溫使茶葉慢慢乾燥,之後用陶製小茶罐封存,欲飲時取出將清流泉水沖泡,豐潤優雅,體香猶存。
宋代著名詞人黃庭堅謫居黔中時,常飲此茶,並多次游姚溪。曾填詞一首,盛讚姚溪茶的聲名、品質、韻味。
阮郎歸·茶
黔中桃李可尋芳,摘茶人自忙。月團犀胯
斗圓方。研膏入焙香。
青箬裹,降紗囊,品高聞外江。酒闌傳碗
舞紅裳,都濡春味長。
(註:外江:唐時稱烏江為內江,外江即指長江。都濡:唐時這裡曾置都濡縣,隸黔中郡。)
●新景壩 生態農莊
雷子堡沿古石級路下至新景河谷,過新景河天生橋,上防洪大堤,上行800米就到了現代生態農業新理念模型——新景壩生態農莊,觀光河谷壩區“豬、沼、果”“豬、沼、稻”生態農業模式。之後沿槽豬洞小溪看水車、水碾,賞聯體雙蔸古樹奇觀(兩樹相距10米,胸徑80厘米,在主莖高15米處聯體生長,直徑1.1米,樹高30米,冠徑20米,樹種為野漆,樹齡200餘年,在新景壩後山近山頂30米處)。順路欣賞土家妹子洗衣歌,參觀麻糖酒、灰豆腐作坊,過槽豬穿洞掃描溶洞景觀,上學堂頭,參觀萬畝柑桔園。
沿河山羊
●學堂頭 生態果園
學堂頭位於蓮花山腳下一片緩坡上,這裡梯土重重,視野開闊,有漢墓群,還有數座規模宏大的明清時期富戶、顯貴之陵園,有古蓮花書院遺址,是為學堂頭地名的來歷。這裡橫看順看都是柑桔園,每株果樹都象一個造型美觀的盆景,所有盆景擺放整齊,縱橫一線,放佛大閱兵時走在天安門前的方陣。暮春夏初,滿園花香讓你心醉,深秋九月,滿山金果讓你目不暇接,任你採摘,任你品嘗。
果園放養鐵叫雞,為“豬沼果,林下土雞”生態模式。
●觀音山
海拔580米的觀音山,位於村西北,遠看狀如觀音打坐,是全村的制高點,天然的觀景台。十幾顆古銀杏傍山而立,循小徑上山,青松翠竹間有野生紅豆杉蘭草等珍稀植物群落。站在山頂,向東,萬畝果園、茶園匯成綠色的海洋,生態農莊,土家民居,秀美如畫,遠處青龍山逶迤環報,鳳凰嶺飄然若飛;向南,層層梯田從溝底接上山頂,人類創造的奇蹟竟這般壯美;向西,錦溪河、石筍溝煙霧蒙蒙,長依石林若隱若現;向北,遙望一兩絲瀑布銀練掛蒼穹,瀑聲隨風速變換,似仙樂奏鳴(瀑布高117.2米,寬23米)。
幸福灣(民居飲食 禮俗)
幸福灣地名由來已久,見證新仲人祖輩的社會理想、追求、奮鬥,也詮釋了今天的美好生活,依山而建的土家民居多為吊腳樓,錯落有致,極富神韻。
土家禮俗,客人進屋,先以茶禮接待,叫做吃茶,姚溪香茶佐以自產蘇食兒、麻餅、苞谷團兒、柑桔、花生等,主客邊吃邊擺龍門陣。正席上來是土家最高禮節九大碗,膀扣(砣砣肉)、灰豆腐、河魚、鐵叫雞、長壽蕨、不老參、相思菜等等,配足九碗,不多也不少(4、6、8碗是叫花子席,十碗諧音石碗又為豬食,都是不禮貌,不能上桌的),必喝土家宴酒(麻糖酒),男女老幼都不例外(這種酒,這一帶的土家人家家都能釀,人人都愛喝)。這回當真要醉了。
接下來,可聽全國勞模張老支書張太洪講新仲村的發展史;也可到辦喜事的人家聽新娘哭嫁,親嘗花轎的樂趣;還可以到文化廣場與土家人同跳擺手舞,共唱打鬧歌。如果你真困了,就上土家木樓,清清的山風會伴你進入甜甜地夢鄉……

旅遊商品

這裡的旅遊商品實在豐富:客田方背、龍山竹蓆、烏江奇石、麻陽河根雕、龍寨藤編、袖珍盆景、姚溪貢茶、洋博士臍橙、土秀才花生、鐵叫雞、白山羊、黃花魚……
一因土家人熱情好客,二因此鄉間的物產富饒,吃的用的玩的,飛的走的跳的,買的送的拿的,任你選任你挑,只嫌你的力氣太小。

廣西南寧市橫縣雲表鎮新仲村

新仲村位於雲表鎮東部,距離鎮政府3公里,村莊面積4萬平方米。全村有農戶55戶,人口286人,其中中共黨員5人。耕地面積630畝,旱地400畝(桑園230畝,果園30畝,其它140畝)。農戶家庭經濟以種桑養蠶、外出勞務和從事物流中介為收入來源。2007年農民人均純收入4700元。近年來,村民民眾積極開展清垃圾、清污泥、清障礙等,加強了村莊環境衛生的整潔和生活條件得到了改善,2008年被列為市、縣新農村建設示範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