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依託本號

斯依託本號

1945年,二戰臨近結束。在絕望中,大約5200名德國難民和受傷士兵乘坐“斯依託本”號船逃難,在途中被蘇聯魚雷擊中,短短20分鐘後就沉入大海,船上將近4500人遇難,死亡人數是“泰坦尼克”號的3倍。60年過去了,在冰冷的波羅的海海底,科學家和波蘭海軍相繼發現該船的水下遺骸,那是一座龐大的水底陵墓。

基本信息

“斯依託本”號造於1923年,全長168米,1944年,它被從一艘郵輪改造成運載傷兵的軍用船隻。

簡介

二戰末期,5200名德國難民和受傷士兵乘坐“斯依託本”號船逃難,在途中被蘇聯魚雷擊中,船上接近4500人喪生,罹難人數是“泰坦尼克”號的3倍。
波羅的海的表面如同暴風雨的雲團一樣,灰暗而不可測,檢查“斯依託本”殘骸的四名潛水員一起跳進海里,他們的目標是水深72米處。潛水員身上都帶著好幾個不同混合比例的氧氣瓶,用於在不同水下深度使用。72米已經達到一般水肺潛水極限的兩倍深度。
在波羅的海游泳相當困難,不知道是否在任何時候,這裡的海浪都潛水員這么不客氣,4人像橡皮鴨子一樣被海浪推來推去,好不容易抵達浮漂的位置,潛水員齊齊毫不猶豫的下潛,一進入水下,潛水員就會感到身上的裝備輕很多。
“斯依託本”號殘骸2004年5月才被發現,這艘德國船在二戰期間被蘇聯紅軍的魚雷擊沉,當時罹難的大約有4500人,是“泰坦尼克”船難死人數的3倍!2004年5月,一支瑞典的民間考察團隊在波羅的海海域用聲納偵查到了這艘冤魂縈繞的船骸,後來,波蘭海軍也準確偵察到了船骸的位置。自從1945年2月10日被一艘蘇聯潛艇發射的兩枚魚雷擊沉後,只有極少數的潛水人員目睹過“斯依託本”號水下的樣子。
潛水員下潛到21米時,水下已經漆黑如同黑夜。儘管使用的是強力的水下照明設備,但是除了那條牽引著浮漂的繩子外,幾乎什麼也看不見。越往下潛,越覺得陰暗和鬱悶。終於下潛到了大約50米的地方,一個巨大的影子在黑暗中浮現。由於它側著身子躺在水底,最初難以辨認,但是游近後,當那典雅的欄桿隱約浮現時,已能基本上辨認出船身的輪廓。那是一艘豪華而典雅的船,在船身很多地方,那些長長的優美舷窗依然保留著。

三大海難集聚波羅的海

這艘裝備有高射炮的船在德國外海65公里處遭遇攻擊時,船上滿載超過5000人,其中至少有1000人是逃難的平民,最後只有659人自冰冷的海水中獲救
“斯依託本”號造於1923年,全長168米,1944年,它被從一艘郵輪改造成運載傷兵的軍用船隻。當這艘裝備有高射炮的船在德國外海65公里處遭遇攻擊時,船上滿載超過5000人,其中至少有1000人是逃難的平民,最後只有659人從冰冷的海水中獲救。
事實上,這些數字並不是最後的權威數字,關於“斯依託本”號海難的具體死亡人數,至今仍然是個不解的歷史謎團。根據較流行的說法,在“斯依託本”號起航時,船上大約有5200名乘客,船沉時,大約有4500人罹難。這個數據是根據德國商船高級船員約阿西姆·韋德金的目擊報告作為基礎的。韋德金當時就是“斯依託本”號的乘客之一,他宣稱自己曾經幫船上的高級船員統計過船上的人數。他說:“出發前我們數過了,一共有5200人,但是我們當時呈報給海軍高層的人數只有3600人,之所以謊報一個較小的人數,是因為當時的德國政府禁止這么大規模的撤離行動。”不過德國的戰爭歷史學家海因茨·舍恩認為,船上的人數沒有這么多。他本人是另一次海難的倖存者,經過考證後他認為,“斯依託本”號上當時有2800名傷兵、800名難民、100名返鄉的士兵、172名海軍醫護人員,包括醫生和護士,12名來自國際紅十字會的護士、64名操作船上高射炮的人員、61名海軍水兵、無線電收發員、信號員、機械操作員、行政人員以及165名“斯依託本”號本身的船員,最後的總人數是4267人。舍恩認為,既然最後有659人生還,那么實際的罹難人數應該是3608人。
人類歷史上最悲慘的三大船難都發生在1945年的波羅的海,都是二戰期間德國的逃難船隻,分別是“威廉·古斯特洛夫”號、“哥雅”號和“斯依託本”號。頭號海難“威廉·古斯特洛夫”號沉沒時,船上據說有10582人,其中8956人是難民,大部分是婦女和小孩,船被魚雷擊中後,過了93分鐘才沉沒,最後共有9343人罹難,僅有1239人生還。第二號海難“哥雅”號出航時,船上有7000多名難民和傷兵,被蘇聯的魚雷擊中後,“哥雅”號在4分鐘內就沉沒了,除了183人生還外,其餘將近7000人全部喪生。而“斯依託本”號海難,排名第三位。
 

沉寂海底的亡靈

在船骸的四周,相當大的區域都“覆蓋著人的遺孩顱骨和其他骨頭”當我游過供乘客散步的甲板時,60年前的恐怖景象出現在我的腦海中。我想像著驚恐的人群擠過狹窄的通道,奮力逃到船尾的甲板上,趕著要搭救生船或者救生筏。幾乎所有的人都在尖叫、哭喊,親人們被擠開,從此永別。在船身邊上,我從寬闊的破窗向裡面窺探,讓我吃驚萬分的是,船艙里竟然空空如也,沒有任何東西。既沒有船舶的器材,也沒有四散的行李,更沒有我所害怕的屍骨,什麼都沒有。我想,60年來,從甲板灌入的海流一定很強勁,早已把船內的東西沖得乾乾淨淨,只剩下裸露的艙壁。
游過散步甲板後,我看到了音樂廳的入口,當年這裡擠滿了德軍的傷兵,總共有超過1000人。他們的屍骨現在也不在裡面了,估計被衝到船身的附近。早前曾經偵察過船骸的波蘭海軍軍官曾經告訴我,他們通過水下潛航器仔細檢查了海底,發現在船骸的四周,相當大的區域都“覆蓋著人的遺孩顱骨和其他骨頭”。
我們最終沒有游進船內,一方面是因為這樣做非常危險,我們很可能會被困在船中,最後將氧氣耗盡;另一方面,我們都認為應該尊重這座水下陵墓,不要打擾那些亡靈。在前往考察“斯依託本”號殘骸前,我曾經和一些至今依然在世的、當年海難的倖存者聊天,從他們口中,我聽到很多故事,很多可怕的情節,因此不難想像,這裡曾經發生怎樣的慘劇。儘管納粹德國曾經摧殘我的祖國(作者是波蘭人),但是當我聆聽那些人的回憶時,依然不禁濡濕了雙眼。

窮途大逃亡

在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撤離行動中,幾乎所有船隻都被利用上了,所有商船都被徵用,用作運輸傷兵,就連小漁船也全部派上用常 1944年的冬天,德國東部的普魯士省格外暖和,雖然已經12月了,地面上的泥土仍然是稀爛的,史達林已經決定,只要天氣再冷一些,當地面出現霜凍,有利坦克行軍後,就將對這裡展開全面進攻。普魯士省是最臨近當時被納粹占領的波蘭的省份,是納粹在德國東部的最後一道防線,省里的農民秋天的時候才慌慌張張建好簡單的防禦工事。
第一場霜凍出現在1945年1月中旬,200支蘇聯部隊從不同方向同時突破德國東部防線,只有幾天時間,普魯士省的街道上就擠滿了撤退的德國士兵,他們沿途不斷對平民喊:“伊萬來了,快逃命啊!德國平民很明白,蘇聯已經和德軍開戰3年多,前3年被德軍打慘了,現在正是血腥報復的時候。他們聽說,在紅軍進入德國的村莊後,士兵們首先強姦村子裡的所有婦女,無論年齡大小,然後將她們在門板上釘十字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