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豹蛺蝶

斐豹蛺蝶

斐豹蛺蝶,蛺蝶科豹蛺蝶屬,本種屬雌雄異型,我國福建、浙江、江西、廣東、廣西、台灣、北京、雲南等全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分布;朝鮮、韓國、日本南部、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寮國、不丹、尼珀爾、阿富汗、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斯里蘭卡等亞洲南部熱帶亞熱帶地區;在非洲背部地區也有分布。雄性體型較大,翅膀腹面有不規則的白、黑和褐色斑點;雌蝶外形模仿有毒的金斑蝶,前翅端呈黑色並有一道白色帶斑。斐豹蛺蝶的雄蝶常在山頭的空地盤踞,互相追逐,雌蝶則多在低地出現,在地面找尋適合產卵的地方。

基本信息

外形特徵

斐豹蛺蝶斐豹蛺蝶

雄、雌異形。雄翅面紅黃色,有黑色豹斑,前翅中室內有4橫紋;)後翅面外緣有兩條波紋狀線,中間夾有青藍色新月斑。前翅里頂用暗綠色,有幾個小銀色斑紋;後翅里有銀白色斑和綠色圓斑。

雌前翅面端半部紫黑色,有一條寬的白色斜帶。頂角有幾個白色小斑(圖:141:1,2)。翅長:65一75mm。

成蟲

斐豹蛺蝶斐豹蛺蝶

斐豹蛺蝶的前翅膀表面呈橙黃色,後翅膀表面則呈淡黃色。前翅膀表面翅室有短的橫汶,內側布滿闊圓點

,外緣彎曲;後翅膀上有隱密的窄汶,同樣有圓斑點向外伸延。它們的前翅膀底面呈淡棗紅色,向主軸漸變成赭色,與表面有相似的斑點;後翅膀的底面呈赭色、赭褐色及銀白色斑駁。觸角表面呈褐色,底部呈赭紅色。頭部、胸部及腹部呈黃褐色,但底部則呈淡赭色。它們闊約80-98毫米。

幼蟲

斐豹蛺蝶斐豹蛺蝶

斐豹蛺蝶幼蟲的頭部呈黑色,腳部為黃黑二色;身體呈黑色,中間有一條橙色帶狀紋。頭上有四條水平的黑色刺,腹部上的刺尖端呈粉紅色,尾部的刺則呈粉紅色而尖端黑色。

斐豹蛺蝶的蛹斐豹蛺蝶的蛹

斐豹蛺蝶蛹上的頭部及翅鞘呈淡紅色,背上有10個淡金屬色的斑點。腹部呈深粉紅色,刺端黑色。

分布範圍

薛進澤於貴州省水城縣薛進澤於貴州省水城縣

分布區域:我國福建、浙江、江西、廣東、廣西、台灣

、北京、雲南等全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分布;朝鮮、韓國、日本南部、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寮國、不丹、尼珀爾、阿富汗、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斯里蘭卡等亞洲南部熱帶亞熱帶地區;喜馬拉雅山脈。

生活習性

此蝶在熱帶周年發生,而在古北區僅秋季發生。雄蝶飛翔迅速而且能持久,尤其在丘陵山區是這樣,而雌蝶較慢,飛不長距離即停歇卜來。

相關介紹

鱗翅目(Lepidoptera)昆蟲綱中最常見的一目。色彩美麗,成蟲體肢和翅滿被鱗片和毛,故2對翅為

蛺蝶蛺蝶

鱗翅,且前翅大於後翅;虹吸式口器(原始的小翅蛾類上顎發達,為咀嚼式);觸角絲狀、雙櫛狀、櫛狀、棍棒狀等多型;複眼發達,單眼2個或無單眼。全變態。幼蟲蠕蟲狀,具3對胸足,腹足和尾足不超過5對。幼蟲體上生有剛毛,對剛毛的排列和命名稱毛序,在分類上有重要意義。約有 112000種,包括蛾類和蝶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