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遺址

文集遺址可分為東西兩部分:東部為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西部是宋元時期的遺址。 其中最為重要的遺蹟,算是4座保存較好的較大型房基、2個存留瓷器數量較多的窖藏坑等。 文集遺址是一處自唐代延續至元代的,在金代發展為較大規模的民間商品流通、交易場所——集鎮一類的遺存。

文集遺址位於葉縣常村鄉文集自然村西南,總面積約為60萬平方米。1985年,該遺址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文集遺址可分為東西兩部分:東部為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西部是宋元時期的遺址。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主幹渠經過宋元時期遺址的東部。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會同平頂山市文物局、葉縣文化局文物管理辦公室,於2006年、2007年、2008年用了3年時間對該遺址進行了較大規模的文物勘探與考古發掘。由於該遺址的遺存十分豐富,在原計畫8000平方米的基礎上,又擴挖了3000多平方米,實際發掘面積達11300平方米。
2008年度在遺址內新發現遺蹟437處,其中大型建築基址3個、房基10座、灰坑250多個、窖藏坑20多個、道路1條、地灶10多個、火池20多個、磚池10多個、水井8眼、墓葬2座。其中最為重要的遺蹟,算是4座保存較好的較大型房基、2個存留瓷器數量較多的窖藏坑等。絕大多數遺蹟都位於金代至元代初年的文化層之間。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發現的兩個儲藏器物較多的窖藏坑,其中一個坑出土瓷器、鐵器、陶器達60餘件,僅瓷器就有40餘件,而且大部分保存較好。
2008年度新出土遺物400餘件。以其質地的不同,可分為陶、瓷、三彩、鐵、銅、銀、玉、石等八大類,其中瓷器數量最多。器型計有碗、盤、缽、盞、盂、瓶、燈、執壺、尊、盆、缸等器皿類器物,此外還有瓷俑、絞胎球、玩具等。裝飾技法計有模印、刻劃、繪花三種,裝飾花紋計有三彩、白地黑花、紅綠彩、青花等四種。
文集遺址是一處自唐代延續至元代的,在金代發展為較大規模的民間商品流通、交易場所——集鎮一類的遺存。遺址中較為清晰而明確的地層關係和豐富的遺蹟、遺物,必將增進我們對中原地區金代瓷器的認識和了解,為研究這一地區唐代至明代的歷史文化面貌,尤其是金、元時期民間的經濟貿易往來、文化交流、社會生活諸方面的發展狀況提供一批珍貴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