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龍探原

第一節文學的自然真實 第三章文學的般若絕境論 第四章文學的主體隋致論

圖書信息

作 者:邱世友
叢 書 名:
出 版 社:嶽麓書社
ISBN:9787806658659
出版時間:2007-06-01
版 次:1
頁 數:253
裝 幀:精裝
開 本:32開

內容簡介

《文心雕龍探原》對劉勰《文心雕龍》進行了全面深入、追源溯流的研究:劉勰於文學追求最高的藝術境界即“般若之絕境”,使有無統一渾化。文學既不可脫離傳統,必將現實與歷史結合,從而衍生出新境界,構成一代新文學。劉勰既批評齊梁委靡浮艷文風,卻又重視文學形成諸因素。
《文心雕龍探原》作者長期以來從事於中國古代文學理論批評的研究工作,精研詞學,他對《文心雕龍》探究論述,在思想淵源、創作構思、表現手法等多方面進行考辨論析,用力益深。 作者頃由其友人、弟子協助,編成《文心雕龍探原》一書,《文心雕龍探原》共十一章,每章三節,是一部頗具規模與系統的專著。《文心雕龍探原》旨歸則在於探明《文心雕龍》文學思想的原來面貌。書中許多篇章,一方面是多方論析,引證繽紛。另一方面又注意闡釋實事求是,符合《文心雕龍》原意,不使讀者如墮入五里霧中。

作者簡介

邱世友(1925— ),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廣東連縣人。1948年獲中山大學文學院文學學士學位,後又於該院歷史語言文學研究所研究生肄業。曾任全國古代文學理論學會、《文心雕龍》學會常務理事,廣東古代文論學會會長。為本科生和研究生開設文藝學、中國歷代文論選、中國文學批評史、詞論、《文心雕龍》專題研究等課程。著有《水明樓小集》、《詞論史論稿》及論文多篇,並創作近體詩詞。

目錄

序 王運熙
第一章 道論
第一節 文學的自然真實
第二節 道非統儒的佛道
第三節 “道沿聖以垂文,聖因文而明道”
第二章 “溫柔敦厚”的詩教論
第一節 “溫柔敦厚”的詩歌倫理原則
第二節 “溫柔敦厚”的詩歌藝術表現原則
第三節 “溫柔敦厚”在詞作中的體現
第三章 文學的般若絕境論
第一節 魏晉玄學的評析與有無的統一
第二節 有無二諦融合的中觀中道的辯證關係
第三節 “中邊皆甜”的中道觀構成文學的高深絕境
第四章 文學的主體隋致論
第一節 情兼雅怨為深,文用諫刺為尚
第二節 主體情致的怨刺文體規律和特點
第三節 主觀情致的怨諷與社會時勢的關係
第四節 主體情致哀思怨諷轉化為審美的愉悅快慰
第五章 神思論
第一節 心物同一的形象思維
第二節 形象思維過程的興會和虛靜
第三節 形象思維過程中各種藝術技巧的作用
第六章 應感論
第一節 興會與虛靜的統一
第二節 意象意境的內外層深衍引的多層次性
第三節 餘味韻趣生於虛靜閒適
第七章 隱秀論
第一節 隱源於《周易》等顯微闡幽、言不盡意
第二節 文外重旨、曲致釋例和歷史源流
第三節 隱與秀的關係:秀處必隱,取巧非秀
第八章 比興論
第一節 比興源於自然之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