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龍之作為思想體系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9月1日)
平裝: 357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9787516100929
條形碼: 9787516100929
商品尺寸: 20.8 x 14.2 x 2 cm
商品重量: 839 g

作者簡介

簡良如,台灣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台灣大學中國文學博士、北京師範大學古典文獻學博士。學術專長領域為先秦經學與子學思想、先秦迄六朝文論。著作除《文心雕龍》研究外,並有《詩經論稿》、《詩經》與思想史研究論文等。

內容簡介

《之作為思想體系》主要內容簡介:《文心雕龍》為一本具有體系性的思想論著。此特點反映在該書篇章結構、概念群組與思想本末之中。《之作為思想體系》即以勾勒《文心》體系為目的,將劉勰的觀察和反思,清晰地體現出來。就《文心》內容性質而言,《之作為思想體系》亦指出《文心雕龍》尚未被意識到的思想史定位。《之作為思想體系》認為:《文心雕龍》的重要性,不僅在文學,更在它首先以“文”為對象、以心靈智術為本體,在中國思想史上所開啟的視野和成就。透過對“文”與文章製作之分析,《文心雕龍》完成了對人文主體、人文範疇及其本質的全面論述。在人文非本於現實器用之需,而更建立在心靈智術之上時,這一論述,同時是對心志所向與性情形態等人自身之所是之分析。

目錄


第一部 《文心雕龍》綜論
第一章 文之意義與真實
文/質問題
文/采與外飾
文心
智術之特性
自然
天地、萬品之文(文封客觀世界之陳述)
第二章 文與個體性
經典與文章之異
經作為論文之理由與論文之基準
個體
《正緯》、《辨騷》之義
文章與文之關係
第三章 經學之歷史形態
第四章 文章之歷史形態
一以屈原為範式
(一)由個體製作角度言,屈騷與緯之差異
光武/《韶策》、《檄移》、《封禪》中之君伎數之士/諸子
(二)由個體製作角度言,屈原與後代辭人之差異
奇、麗/偉
《文心雕龍》套用情況簡述
第二部 《文心雕龍》體系
第一章 總論《文心雕龍》篇章構成
心之體、用——《序志》與四十九篇
一 上、下二部首篇篇目之意義
《原道》、《神思》
道心、神理
文體論、文術論之設定意義
文體論與文術論宗旨
文體論與文術論之分析對象
……
第三部 《文心雕龍》主題研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