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紀念館[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文天祥紀念館]

文天祥紀念館[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文天祥紀念館]
文天祥紀念館[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文天祥紀念館]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文天祥紀念館坐落於寶安區福永街道鳳凰社區文塔公園,該公園緊鄰文昌塔,是一幢充滿嶺南風情的青磚圍合式民居建築,總占地面積約350平方米。紀念館的外側有供市民歇息的花園,正門外有一面石制照壁,壁長約五米,上刻有300字的《正氣歌》全文。

基本信息

紀念館介紹

文天祥紀念館]文天祥紀念館

鳳凰社區文天祥紀念館分為三個展館,從左至右,順時針方向依次為一、二、三號展館。一號展館展示的是文天祥從出生到高中狀元入仕為官的成長軌跡。此展館的展品以圖片、影像資料為主,包括白鷺洲書院、富田文丞相祠等與文天祥相關的場地實景照片,以及敘事仿古畫作,簡要介紹了文天祥幼年求學受教、青年科舉中第、壯年入仕而又屢遭罷免的早年經歷。
二號展館展示的是文天祥起兵抗元的事跡,苦戰東南、出使元營、領兵抗元、戰敗被俘、從容殉國,展現了文天祥一生中最激昂的八年經歷。在二號展館的正中,擺放著復原崖山海戰的縮小版場景模型:背景是宋元水師在海上交戰、火光沖天的畫面,近處是宋軍船隻的船頭,上面配有弓弩、槍刀、投石機等武器。崖山是南宋流亡朝廷的海上行宮,文天祥親眼目睹了這場曠古未有的海上大戰,這也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海上大戰。館內還展出了宋代鎧甲、步兵使用的旁牌等軍事裝備,據了解,這些展品都是根據史書記載而仿製的。

三號展館主要展示文天祥的人文精神、文學上的成就以及他的後裔在福永鳳凰開枝散葉的情況。史料記載,宋德祐元年(1275年),文天祥在廣東海豐地區被俘,所率義軍退至今深圳寶安沿海一帶避難。文天祥胞弟文璧於祥興年間(1278年)遷居寶安松崗鶴仔園。文璧有三個兒子:長子文隆子;次子文升子,過繼胞兄文天祥;三子文京子,過繼堂兄文天瑞。元朝初年,文璧長子之子文應麟舉家遷往嶺下村(今鳳凰社區),率族人開墾荒地,辛勤耕耘,逐漸形成較大規模村落。文應麟為今天鳳凰文氏之先祖,文天祥亦被鳳凰文氏後人尊為文氏始伯祖。
此展館同時展出了部分歷史文物,包括各式農具、廚具等,其中最具價值的當屬一塊已斷裂的石制牌匾。展館負責人介紹,這塊牌匾用當地特有的紅粉石製成,按照其大小、重量來分析,應為文氏祠堂的舊牌匾,相信已有數百年歷史。牌匾在文革中被毀壞,埋在了巷道里,如今只有“文”字保存完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