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十六玉林牛巴

文十六玉林牛巴

廣西玉林牛巴以玉林文十六牛巴最為馳名。文十六,姓名文顯初,世居玉林西街文姓一條街上,屬民族英雄文天祥後裔,排行第十六。文十六祖上世代就以製作牛巴、專營飲食為主業,到文十六手上傳世時已有二百多年,代代相傳,生生不息。玉林西街文十六牛巴早已婦孺皆知,玉林人、散居國內的玉林人及旅居海外的玉林人,都以食用文十六牛巴為正宗,是玉林老牌傳統地方特色小吃食品。

製作

文十六玉林牛巴 文十六玉林牛巴

牛巴選料精細,取每天凌晨四、五點鐘新宰生、鮮牛肉,去筋膜快刀切

成薄片,用火烤乾。

然後蒸炊除去煙燻氣味,隨後按一定程式把鹽、油、生薑生等配料加入蒸炊過的牛肉干加工成噴香美味的牛巴。其色澤褐紅,濃郁芳香、甘、香、甜俱全,用其送酒下菜、小吃,越嚼越有味道,可稱美味可口,不但是美食家常備美味小吃,也是婚喜等宴席常用名菜,更是探親、訪友、旅遊等送禮佳品。

(1)選用黃牛臀部肉(俗稱打棒肉)6千克,洗淨血污後用刀片成長12厘米、寬6厘米、厚2厘米左右的薄片,放在盆內,加白酒200克,精鹽80克,醬油100克,白糖100克,味素50克,薑汁,蒜白、蔥白各50克,小蘇打20克,硝水10克,混合拌勻後醃漬1--2小時。

(2)取1簸箕,將醃製好的牛肉片一塊塊地攤在簸箕上,放在太陽下曬至七成乾。

(3)將鍋洗淨,放入清油少許燒至八成熟,(清油是未使用過的植物油,烹製牛巴使用茶油或花生油最好),加進八角50克、草果8個、沙姜40克,桂皮50克,丁香40克,桂花40克,桔皮100克,花椒50克,茅根200克,姜塊(拍裂)2塊,蒜白(拍裂)100克,浸發冬菇100克爆香,然後投入曬好的肉干用中火炒,待肉干回軟,鍋中無汁時,加入清油翻炒,蓋上鍋蓋,改用文火慢慢煨制1--2小時。中間需按時揭蓋翻炒,以免焦底。

(4)牛巴煨好後,揀去姜、蒜及香料,控去油汁晾涼,即可改刀切件上桌,或另配原料烹製成其它菜餚。

特點:色澤暗亮,氣味醇香,肉質細而耐嚼,入口生香,令人回味。

影響

牛巴是廣西玉林市的傳統風味食品,馳名小吃,製作的歷史悠久,其獨特風味不知讓多少人為之傾倒。“文十六”牛巴傳承祖上200多年的製作秘傳,積其百多年的生產經驗更是玉林牛巴的正宗。在玉林市舉辦的首屆“十道特色小吃”評選活動中為最高分,並且在玉林市舉辦的第二屆“中國玉林中小企業博覽會”玉林市新成果展稱之為“玉林牛巴第一品牌”。

文十六牛巴風味獨特,甘、香、甜俱全,其營養豐富,衛生可靠、製作精良,是美食家常備的美佳肴,是婚慶喜宴常用名菜,更是旅遊送禮佳品。其包裝精美,產品熱銷全國各地,遠銷港、澳、台地區、東南亞國家及日本、美國、加拿大、荷蘭等歐美國家。香名遠播海內外。

文十六年巴已獲2004年首屆“玉林十大地方特色餐飲品牌”,2006年度消費者最信賴的“廣西十大食品質量品牌”、“中國品牌”、“中國名優產品”。2005年台灣東森電視台“大陸導奇攝製組”對文十六牛巴食品有限公司進行了採訪,並在台灣播出,中央電視四台、廣西衛視、玉林電視台也進行了播出。

連結

為了發揚光大玉林市的傳統馳名小吃食品,玉林市“文十六”牛巴食品有限公司應運而生,“文十六”牛巴的傳人文昭岱先生為公司的法人。該產品經不懈努力,利用傳統的配方,獨特的生產工藝及現代的食品罐頭生產包裝技術及先進新式的產品包裝設計,新生產的“文十六”牛巴更得到社會各階層人士和廣大消費

牛巴 牛巴

者的一致好評。在第一、第二兩屆的“玉林—中國中小企業商機博覽會”不少客商及國內外來賓給予了很高的評價。玉林市委、市政府用來作宴請外賓品嘗的玉林特色食品,並得到貴賓的好評。廣西日報、南國早報、玉林日報、玉林晚報及廣西電視台、玉林電視台等媒體都先後報導,特別是最近台灣的中華電視台大陸尋奇攝製組到我公司現場採訪,攝影回台播放及中央電視台四套2005年12月20日“天涯共此時”欄目播出報導後,更得港、澳、台地區商家的關注。廣州交易會有關人員品嘗了“牛巴”後要求我公司按出口標準和包裝生產出口產品,同時經我公司的努力,改造了主要的生產車間申請並得到了國家產品質量QS質量認證的受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