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產業競爭力

《文化產業競爭力》是2005年4月1日由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花建。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文化產業競爭力文化產業競爭力

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和城鄉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對文化產業提供的產品和服務的需求會比對物質產品的需求增長得更快。用經濟學的術語來說,文化產品具有更高的收入需求彈性。這種情況已經為世界上已開發國家的經驗所證實,同樣也為我國改革開放以來關於家庭收入與消費的實證數據所證實。目前我國巨觀經濟的總體態勢仍然是有效需求不足。但是許多人注意到,在我國製造業不少部門的生產能力相對過剩的同時,我國非物質產品的供給卻難以滿足廣大居民家庭的需求。例如大學教育就是這方面的一個典型的例子。發展文化產業可以有力地推動我國的經濟成長,使我國的產業供給結構更好地適應變化的需求結構,從而可以提高我國的巨觀經濟效率。

中國在過去20多年改革開放所取得的成就,中國巨大的人口規模和市場潛力、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遺產和在人力資源方面豐富的資源稟賦,為中國加快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當然,中國文化產業的發展還要努力探索一條既符合世界潮流,又具有中國特色的發展之路,其中當然也包括文化產業競爭戰略。中國是一個具人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我們要把中華民族的文化資源與各種優質資本、技術、專利、人才、品牌等加以優以整合,熔鑄提升,形成強大的文化產業競爭力,為中華民族的振興和人類文明的進步,做出應有的貢獻。

作者簡介

金元浦,男,漢族,1951年1月生,浙江浦江人。1987年於陝西師大獲文學碩士學位。1991年入中國社會科學院師從錢中文先生學習,1994年獲文學博士學位。1999-2000赴韓國講學。現為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文藝學博士點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重點學科文藝學學科帶頭人。80年代中期積極參與美學文藝學方法論討論,為中國較早介紹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的主要學者之一,1987年翻譯出版了我國第一部接受美學譯著《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90年代初又翻譯出版了接受美學的另一部代表作伊瑟爾的《閱讀活動》,出版後被廣泛徵引,產生了較大影響。80年代以來發表大量論文,為《新華文摘》、《中國哲學社會科學文摘》、《人大報刊複印資料》、《中國文學年鑑》等刊複印和轉載。1997年出版國內第一部文學解釋學著作《文學解釋學》,受到國內專家較高評價。長期致力於文藝理論與文藝批評的基本理論研究,近年特別關注文藝學的“文化的轉向”及“文化研究”、文化產業、大眾文化理論,出版和主編了一系列著作。

目錄

第一章 文化產業競爭力意義論

一、文化產業競爭力研究的緣起

二、文化產業競爭力的內涵

三、文化產業競爭力研究的重點

第二章 文化產業核心能力論

一、總體創新能力

二、市場擴張能力

三、成本控制能力

四、可持續發展能力

第三章 文化產業要素最佳化論

一、管理要素和企業家精神

二、資源要素與最佳化整合

三、政策要素與創業環境

四、關聯要素和上下游聯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