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冷戰

文化冷戰

文化冷戰是指一種文化意識形態的冷戰,隨著文化在國際關係中作用的日益凸顯,國際社會圍繞文化主權問題展開了激烈的博弈。文化冷戰取代意識形態冷戰成為當今國際社會的重要特徵。美國通過各種手段讓美國的價值觀念廣泛傳播並被逐漸接受。其核心理念是極其簡化的“自由—獨裁”的話語模式,即美國的自由民主制度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最高點,而社會主義國家(或反美國家)是獨裁專制的。在人們接受了美國核心價值觀後,美國利用目標國國內矛盾,啟動蜂擁戰術,發動街頭政治,扶植親美政權上台。美國以這種低廉的代價,實現了地緣政治目標,以維護美國的全球霸權。但是當地人民卻為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基本信息

簡介

文化冷戰文化冷戰
實際上冷戰本質上是一場文化戰爭,就連西方內部,文化冷戰也從未斷絕。戰後美國文化強勢進入歐洲,包括西歐和東歐。但是歐洲文化絕非被動全盤接受文化美國化,法國、德國、加拿大等國家一致致力於維護本國本民族的文化,尤其以法國為甚。為抵制美國文化的入侵,保護法國文化,針對美國在關貿總協定的烏拉圭談判中提出的文化產品貿易自由化,法國堅持“文化例外”政策,反對將視聽產品納入世貿組織貿易規章制度中。法國為此對歐洲各國進行不懈的遊說,終於使得1993年歐洲議會採納了“文化例外”原則。

2001年12月2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通過了《世界文化多樣性宣言》,該宣言第五條規定:“文化權利是人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創造多樣性的繁榮有賴於文化權利的全面實現。”

現象

新世紀亞洲格局重組與話語權爭奪

文化冷戰文化冷戰
東亞崛起的文化格局預示著當今世界文化的重大轉折:國際間的經濟技術軍事競爭正顯現為文化競爭,或者說那種可見的國力“硬實力”競爭,已逐漸被更隱蔽的文化“軟實力”競爭所遮掩。人們更應該關注新世紀文化戰爭與中國文化安全問題。在我看來,經濟成長是重要的,但比經濟成長更重要的是經濟成長的方式。文化拓展是重要的,比拓展更重要的是文化的身份和文化拓展的方式。

亞洲正在崛起,其動向大致有三:一是韓國宣布將在全球一百個地區開辦“世宗學院”,二是日本在海外增設“日語學習中心”欲與中國的“孔子學院”抗衡,三是印度的文化很早就輸出到世界各地,似乎在“龍象之爭”中印度已然高出一籌。

韓國

韓國是新興的文化產業大國。1998年,韓國遭遇亞洲金融風暴之後提出了“文化立國”的方針,明確提出“兩個五”:力爭五年之內把韓國在世界文化產業市場上的占有率從1%提高到5%;力爭五年內能培養出10000個內容創作者,其中10%有外銷的能力。為實施這一戰略,韓國先後頒布了十幾部法律法規,又於2001年成立了“韓國文化產業振興院”,並且每年獲得政府5000萬美元的撥款用於文化事業的發展。

《大長今》的熱播,絕非一個電視劇而已,而是事關韓國的文化輸出、文化戰略。而且,他們要把“韓流”變成“亞流”,甚至“世流”。韓國只有4900萬人口,卻在海外有12個韓國文化院。2004年韓國文化產品已占世界市場份額的3.5%,成為世界第五大文化產業強國。韓國成功地輸出了自己的文化,拯救了韓國經濟。為了塑造東亞大國形象,韓國新辦的“世宗學院”將面向世界,尤其是東亞民眾免費教韓國文字和文化,使得現有學習韓語的百萬餘人借“韓流”大潮迅速膨脹。

日本

東亞的日本是世界第二經濟強國,早在1985年,日本經濟持續增長之時,就試圖從“經濟大國”轉向“政治大國”最終走向“文化大國”。日本的文化立國戰略其目的就是要推出日本文化。試圖確立日本文化在亞太地區的主導地位,使亞洲國家在接受日本援助的同時,也接受日本文化。

日本因為二戰罪行其國際形象一直不佳,為了塑造未來親善的國家形象,同時為了同中國在世界各地的“孔子學院”相抗衡,日本政府計畫在全球各地增設“日語學習中心”100所以上,學習中心的規模擴大近10倍,從而從文化深層次改善世界對日本的看法。據報導,2007年4月18日,日本政府“教育再生會議”在首相官邸舉行了分科會議,與會者一致決定把“到2025年將在校留學生數量擴大至目前的10倍即100萬人”這一目標寫進5月的第二份報告中,說明日本致力於通過吸引世界而傳播日本文化。

印度

印度在軟體工業和區域特色文化方面已經擁有了世界性聲譽,而其通過科技、軍事、文化獲得全球擴展的心思也不可不察。

中國

從1985年日本的文化輸出到1998年韓國的文化輸出,其間中國重點在發展經濟,這是符合中國國情的。但是21世紀中國的發展戰略應該根據世界新格局有所調整,怎樣讓中國人信服自己的文化,然後才是拿什麼讓世界人民欣賞。論實力,中國的GDP總量居世界第三,但論觀念和策略,中國卻沒有跟進。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中國的文化產業應該在推進自己的文化、價值觀和生活方式方面有更多的作為。

四大發明遭遇挑戰

東亞各國對中國19世紀以前的文化佩服之至,但是對20世紀以降的文化充滿隔膜,有意誤讀甚至敵視。中國在經濟、軍事、科技方面崛起的同時,在文化方面卻沒有跟上。

20世紀後期,亞洲各國在經濟上、政治上爭大國話語權,而且在文化上爭首發權成為亞洲文化的新動向。近些年考古學界出現的幾個重大問題,表明所謂“遠東”各大國在“四大發明”和亞洲歷史問題上出現了話語權力之爭,引起了各方的關注。實際上,全球化中的“文化爭端”是“文化衝突”的先兆。

韓國學者以韓國慶州的佛國釋迦塔發現的雕版印刷本《無垢淨光大陀羅尼經》(1966年10月)為據,提出雕版印刷和金屬(鐵)活字印刷是韓國人的“發明”。一些韓國學者撰文,稱此經為新羅印本,刊印時間是公元706至751年,為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品,強調韓國是雕版印刷的發源地。有的韓國學者甚至呼籲召開國際學術會議,邀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參加,要求國際社會予以公認。到了1978年,芝加哥大學遠東圖書館館長錢存訓教授將這一訊息傳進來,引起了國內學者的關注。其實,1974年在西安西郊出土的單頁雕版印刷品《梵文陀羅尼咒》(公元650—670年)已經表明中國是雕版印刷的發源地。1906年在新疆吐魯番出土的卷子本雕版印刷品《妙法蓮花經》,同樣可以證明中國是印刷術的故鄉。

如果說,韓國質疑中國雕版印刷和金屬活字印刷的發明權,仍有西方人堅持認為,活字印刷(鉛字印刷術)是德國人古登堡15世紀“創造”的:“古登堡以他的才智對各個時代的潮流和嘗試進行了綜合。在前人的基礎上,他將合適的紙張、具有特定的連續性的墨水、合適的印刷機,以及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打出上千個字的打字設備組合到了一起。西方歷史學家一致認為,這一傑作是15世紀50年代於美因茨出現的。”事實上,這種發明比中國活字印刷術晚了約四百年,當然不能算作真正意義上的發明。所以,作者也不得不這樣說“他也可能曾受益於遠東的某些思想,那裡的人們早在幾個世紀之前就開始利用某種活字進行印刷,並且發明了紙、絲綢火藥和瓷器。”這種說法顯然難以成立,這無異於以西方中心主義的方式,取消了畢昇的活字印刷的發明權。甚至有人懷疑畢昇的存在,認為泥活字字模和印刷品至今未見出土,其記載僅見於沈括的《夢溪筆談》,不過是一個傳說而已。這就完全不顧事實了。活字印刷術是北宋慶曆年間(公元1041年—公元1048年)由畢昇發明的,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詳細記述了畢昇發明泥活字印刷及具體工藝過程,是真實可信的。

“四大發明”中遭遇挑戰的還有“造紙術”。除了一些18—19世紀西方傳教士認為“紙是文藝復興時期於14—15世紀由德國人或義大利人發明的”以外,還有造紙術是“埃及發明”的說法。甚至“1981年,印度作者戈索伊女士致信《加拿大製漿造紙雜誌》,信中只是列舉文獻後說公元前327年印度就已能造出質量相當好的紙,因而聲稱紙最初由印度人所‘發明’”。這種觀點其實不值一駁,季羨林先生早就論證了梵文中的“紙”(kakali)字是7世紀才出現的,而印度的紙是由中國傳入的。

另外,日本的考古學家藤村新一連續通過所謂的考古發掘,把日本的歷史從幾萬年推進到了50萬、60萬、70萬年。日本人究竟起源於何年何地是日本考古學界一直想要解決的重大研究課題,與此密切相關的考古發掘就成為解開這一歷史之謎的重要途徑。藤村新一是日本考古界專門作假的“神手”。問題在於,他為什麼要把日本的歷史從幾萬年推到70萬年?而且來揚言要推進100萬年挖出原始人遺骨?因為他要通過偽造日本歷史來改變整個世界歷史,他在2000年的10月被媒體揭露曝光,成為震驚考古學界的醜聞。這說明日本極端民族主義的社會思潮有所抬頭,某些人已經在不擇手段地粉飾甚至偽造歷史。

中國處境

文化冷戰

隨著中國日益強大,西方一些人的不適感與傳統的意識形態偏見加速合流,主導了美歐對中國認識的方向。西方輿論對中國的態度不像是對一個與其多方面合作夥伴應有的樣子,很多西方意見領袖和主流媒體把中國樹成對立面,以對待“冷戰對手”的態度談論中國發生的事情。

這讓中國頗為為難。很清楚中國同西方不是冷戰關係,對有可能引導冷戰出現的各種因素保持警惕,即使美歐有一些人在那樣乾,對如何接招也難免猶豫。但是西方一些力量通過種種途徑,尤其是通過網際網路對華搞“文化冷戰”,會對中國國內的一些思想及輿論領域產生作用,強化中國的問題,引導、誘發一些危險的傾向,中國不可能對此無動於衷。

美國政策

美國政策美國政策
但實際上,美國文化冷戰的制定者和作戰方案十分先進,美國運用信息武器的掌握和運用比起我們整整高出了一個代差。這種差距就好像當年我們用土炮去對抗滑膛炮和開花炮彈一樣。當中國以為黑客戰就是網路戰的時候,美國卻早已把網路信息戰和文化戰爭作為了國家策略來推動。黑客是最低級的網路戰,最高級的網路戰則是可以僅憑通過文化力量潛移默化地影響另一個國家的人民,美國長期通過網路直接針對中華文明的特質和特徵定向下毒,以達到操縱輿論甚至是影響政治的目的。難怪希拉蕊會自信地演講到:“只要充分地運用好美國的巧實力和軟實力,美國就能完全掌握中國。而美國對中國的文化冷戰,主要就是通過以下九種招數向中國意識形態領域發動進攻的。

滅偶像,毀滅中國道德標桿,改樹美國偶像。

在中國的微博微信以及各大論壇上,一些毫職業抹黑中國道德偶像的微信公共賬號、微博賬號、論壇水軍鋪天蓋地,幾乎沒有一個中國的正面偶像可以逃過他們的抹黑。

毀信仰。針對中華文明世庶信仰下手,毀滅祖先崇拜,改造為洋人崇拜,基督崇拜。

中國所特有的這種祖先崇拜的世庶文化卻被美國文化冷戰摻雜進了毒藥。西方的文化冷戰發起者用微信、微博、大V、論壇水軍常年傳播經過了重新編撰了一系列勸勉中國人“要勤奮好學”“要勤儉節約”“要為人與善”“要有素質”的典故和段子,但是這些段子裡的模範和說教者不再是中國的老人,也不在是中國的先賢、先烈或先祖,而是千篇一律的外國人。

反人類。大搞種歧視,打擊當代以及下一代中國人的自信心,維持中國人的自卑感。

盛勢頭的必要心理,但是現在美國正在利用網際網路瘋狂打擊著中國人和中國下一代自信心。由於中國沒有《反種族歧視法》,所以美國就侮辱和貶低整箇中華民族入手,拚命醜化中國人。他們編造或誇張炮製出《中國式過馬路》《中國人丟人丟到國外去了》《中國人是世界上少數沒有信仰的可怕國家之一》《不閱讀的中國人》《中國人有10大不可思議》《中國:不遵守規則的世界》等等虛假文章或以點概面的誇張新聞全面的醜化和詆毀中國人,全面美化外國的人。

反智。傳播偽科學,力推環保恐怖主義,打斷中國工業化和科技進程。

利用網際網路瘋狂醜化中國工業化進程,醜化現代化城市生活,美化農耕文明才是世外桃源的氛圍愈演愈烈,反智色彩極端嚴重。

唱衰中國。

從金融到科技,從教育到體制,從文化到創新方方面面都有人通過網際網路長期專業散播各種中國崩潰論,以及社會不公論,從而打擊中國年輕人積極性。

先亡其史。全面詆毀中國歷史,全面美化美國歷史。

網路行銷帳戶或者博主大V不僅肆意編撰謠言,而且常年被各大網站歷史和文化頻道力推,他們的編造歷史的文章和段子數以億萬計的在論壇以及微博微信甚至正規媒體上傳播。在他們的傾力推動下,韓戰被描述成了炮灰腦殘戰爭,解放戰爭被描述成了共產黨竊取勝利果實。

瓦解公信力。

幾乎每一個熱點事件的背後都有一大批利用這些災難或者重大事件造謠的專業團隊,他們通過文章、視頻、漫畫等形式大肆傳播謠言,煽動網民情緒,破壞國家和政府以及執法機關公信力,樹立人民與公權力機關的對立情緒和不滿情緒。

打擊幸福感。把中國人所關心的所有話題和領域用海量謠言全面抹黑

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升,老百姓心態正從“解決溫飽問題”改變為“提高生活質量”,因此食品安全、保健、健康、環境問題、婚姻家庭、自我實現等等日益成為了老百姓更為關心的話題。但是恰恰是針對這幾個方面,有專門的人職業從事精確的定點抹黑。從“人造假雞蛋”到“打針西瓜”,從“生蛆橘子”到“國產奶粉”,從“房價”到“醫療”從“土壤”到“空氣”從“婚姻”到“前景”,從“科技”到“藝術””所有中國人關注的焦點話題都無一例外遭到了有組織的虛假信息全面醜化和誇大扭曲。很多如“打針西瓜”“假雞蛋來襲”等經典謠言依然在網路上鋪天蓋地。

散播政治鴉片。

美國長期有組織的通過網際網路製造方方面面的謠言,其目的就是形成文化包圍圈,架空中國的政治自信和道路自信,並最終通過推出造虛假政治謊言來神話美國體制、醜化中國體制,以達到引發暴亂和和平演變的目的。

影視文化

在西方的影視作品中,俄羅斯過去一直是對立面,尤其是克格勃,更被醜化為無惡不作、與全人類為敵的罪惡集團。但現在在西方影視作品對立面排行榜上,俄羅斯已退居次要位置,中國反而逐漸上升。
英國廣播公司一出間諜電視劇講述3名中國間諜潛入英國,擄走為英工作的中國科學家,然後在俄羅斯協助下入侵軍情五處網路,控制軍情五處的電腦系統,又勒索官員逼他交出秘密基因武器藍圖,繼而威脅在倫敦發動炸彈襲擊。這齣名為《間諜》的電視劇,想像力豐富,充滿冷戰思維,中國間諜似乎成為西方世界的頭號破壞者。中國間諜代替俄羅斯間諜,成為西方影視作品的主要敵人,顯示出西方國家對中國崛起的恐懼感不斷加深。

類似的影視作品在西方國家已不少見,好萊塢今年初拍攝了一部反華電影《紅色黎明》,講述金融海嘯後,中國人民解放軍以“修補美國經濟”及“我們是來幫忙”的名義入侵美國”,並在美國廣設“配給證發放中心”,象徵解放軍的“八一”軍徽亦被印在類似納粹的長條旗上,最終一群美國青少年擔起救國重任,該片其實是舊片新拍,舊版講述美國一夜間遭蘇聯及古巴入侵,如今蘇聯紅軍變成解放軍,邪惡的蘇聯變成紅色中國。

美國推出的動作片《24小時》,也有多集與中國密切相關,講述美國反恐特工跑到中國駐美使館大開殺戒.之後被中國特工抓住。該片極力渲染反恐英雄受到中國特工摧殘的畫面,激發美國人對中國的憎惡。影片還講述中國特工不擇手段攫取俄羅斯核武器密碼,在美國肆意破壞,最後被美國特工全部剷除。

在這些影片中,中國間諜成為無孔不入、無惡不作的頭號大壞蛋,其危險性甚至超過“基地”組織。這些影視作品不斷增多清晰地向世界發出一個訊號,也就是兩方文化精英們正掀起妖魔化中國的文化冷戰,令西方民眾仇華、排華。

相關分析

眾所周知,西方影視作品早已不是什麼裝飾,而是有其極強的戰略和政治意義。若說電腦模擬實兵演練是軍事行為,那么同類軍事間諜題材電影就絕對不是玩笑話劇,而是一場政治心理戰、軍事心理戰。更可怕的是,它還打著娛樂中立大旗,以一種輕鬆方式,將某種理念悄無聲息地傳播。

影視作品是西方外交政策的折射,美蘇爭霸時,蘇聯是西方影視作品中的敵人,9-11之後,伊斯蘭世界是西方影視作品中的敵人,如今美國重回亞洲,將中國視為頭號對手,中國特工便成了西方影視作品中的敵人。中國一直宣揚自己和平發展,但在西方文化中,中國總是野蠻、毫無人性、毀滅人類的象徵。這是他們的政治需要。

應對方式

需要解決以下四個層面的問題:第一,官方應有文化的高度。第二,熟悉市場,了解西方和全球的市場,知道誰在消費和需求中國的東西,否則就會導致產品過剩或者嚴重錯位。一方面,一些人受“名牌”機制影響,人云亦云,喜好消費那些宣傳海報里的商業“大片”;另一方面,相對於全國平均收入水平,文化產品總體上仍屬於奢侈品,很多人受經濟條件約束卻消費不起。這些都制約了文化生產和文化消費的良性發展。第三,中介環節問題,主要是體制性問題,需要有一種彈性的合作性的制度、財務制度等,否則從事文化產業的人最後很可能是債台高築,官司纏身。第四,專業和思想的介入,即邀請一批真正的專家、學者和撰稿人,吸收、改編他們的思想以促進文化產業的發展。
應對從文化冷戰重要方式就是進行文化戰略的研究。二戰以後,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文化產業發展迅猛,根據聯合國的一項統計,1980年到1998年,世界印刷品、文獻、音樂、視覺藝術、電影、攝影廣播、電視、遊戲和體育用品的年度貿易額從953.4億美元,增長到3879.27億美元。文化發展之快可見一斑。中國政府對於全球化時代的文化問題有著自己的主張,提出了中國自己的文化安全觀,改革開放以來歷任國家領導人的文化立場,多在於強調合而不同,求同存異,鼓勵和加強超越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的文明對話。中國也開辦了孔子學院和語言文化學院,希望有3000萬甚至3億的外國人都來學漢語。然而比起周邊日、韓政府目標明確且咄咄逼人的文化政策,中國的文化政策層面卻顯得氣象不足且特徵不夠鮮明。中國經濟日漸崛起令世人矚目,與之相匹配的文化魅力和影響則亟待拓展。有數據表明,目前美歐占據世界文化市場總額的76.5%,亞洲、南太平洋國家19%的份額中,日本和韓國各占10%和3.5%。美國文化產業創造的價值早已超過了重工業和輕工業生產的總值。中國文化如何走向世界?我們需要培養一批具有世界眼光的知識分子和文化工作者,他們知道什麼是最中國的、最優秀的、最能成為世界性的文化;知道什麼是全球市場;知道誰在消費中國,誰在了解中國,否則很可能將導致文化生產過剩或者錯位。文化傳播機制是一個大問題。美國用三大片(薯片、晶片、影片)策略就征服了世界。從1996年開始,美國的文化產業已經超過航空、重工業等傳統領域,成為美國最大的出口產業。美國的文化產業已經占美國GDP的25%左右。這種情況下,中國不得不借鑑西方的模式,如製作模式、宣傳模式、廣告模式、行銷模式、收回成本模式等。一些中國電影逐漸走出國門,在為世界所認知的同時,也贏得了部分海外市場,其中貢獻大者如張藝謀、陳凱歌等。但恰恰是這些大踏步走出去賺取海外票房和美元的電影導演,在很多人眼裡,他們的作品不僅“媚洋”、“求大”,而且“沒有思想”。結果,錢投得越來越多,電腦製作越來越虛假,畫面越來越殘酷。成本越高,就越期待從市場獲得高回報。這在美學上被稱為“形式取代思想”——即以形式的視覺狂歡取代了思想的深層感動和內在靈魂的拷問。面對美國文化三片齊下的文化戰略,中國文化在相當長一段時期處於“失聲”狀態。中國文化要出好作品,不能僅僅停留在號召意義上,也不能僅僅停留在模仿層次上,必須批量生產,規模推出文化精品,這就需要市場的投入。但文化市場也是個難題,因為中國人懂文化的不懂市場,懂市場的不懂文化,甚至是懂文化的看不起市場,懂市場的也看不起酸文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