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南朝寫本書法研究

敦煌南朝寫本書法敘錄第三節 敦煌南朝寫本書法特徵來源考第一節 敦煌南朝寫本的書法特質第一節

作者:王菡薇,陶小軍 著
出 版 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1-12-1
版次:1
頁數:365
字數:251000
印刷時間:2011-12-1
開本:大32開
紙張:膠版紙
印次:1
I S B N:9787010104782
包裝:平裝

內容簡介

《敦煌南朝寫《敦煌南朝寫本書法研究》法研究》首次把敦煌南朝書法文獻作為研究專題而加以甄別收集、分析考察、述說評論,使讀者能夠初步看見敦煌南朝書法的概貌,為中國美術史、書法史的描述與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據。
《敦煌南朝寫本書法研究》在對敦煌南朝寫本進行整理的基礎上將之分為兩個部分:題記為南朝寫本和題記未註明為南朝寫本、但有可能為南朝寫本。前者計24卷,後者計43卷,並輯錄了敦煌南朝寫本敘錄,對每一卷寫本的書寫內容和書法風格進行了簡要評述,附圖於其中。
《敦煌南朝寫本書法研究》試圖綜合運用文獻學、考古學、圖像學、形式分析等方法對東晉南朝時期極具代表性和研究價值的5個寫本作了個案研究。這5件寫本包括東吳建衡二年寫本《太上玄元道德經》、東晉紀年寫本《法句經》、南齊本《金剛般若波羅密經》、梁天監寫本《大般涅槃經》和陳寫本《佛說生經》殘卷。
《敦煌南朝寫本書法研究》以敦煌南朝寫《敦煌南朝寫本書法研究》法研究為主線,儘量梳理了南朝為數不多的書法作品,並將之與敦煌寫本進行比較,在對敦煌南朝寫本研究的同時,也為客觀而全面地評價南朝書法作了鋪墊。

作者簡介

王菡薇,天津寧河人。1997年於中國人民大學獲學士學位,2001年獲南京師範大學美術史碩士學位,2005年獲南京師範大學美術史博士學位,2010年為南京師範大學敦煌文獻學出站博士後。現任教於南京師範大學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會員、南京師範大學敦煌學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從事美術史研究以來,出版譯著一部、專著兩部。有30餘篇學術論文分別發表於《文藝研究》、《江蘇社會科學》、《江海學刊》、《美術》、《美術觀察》、《新美術》、《古籍整理研究學刊》、《敦煌學研究》、《美術史與觀念史》、《藝術與科學》、《藝術百家》等國家權威期刊和核心期刊上,並多次被《新華文摘》轉載或轉摘。主持和參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藝術學項目、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等多項。“一種改進式篆刻刀”被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實用新型專利。學術成果先後獲得“江蘇省第11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省政府獎)、“江蘇省第4屆哲學社會科學界學術大會優秀論文一等獎”、“2008(2010)藝術百家年度論文二等獎”、“2008·中國百家金陵畫展‘高層論壇’論文獎”、“第11屆全國美展·當代美術創作論壇”論文獎等多種獎項。曾獲江蘇省“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南京師範大學“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南京師範大學“優秀博士後”、江蘇省第4期“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中青年科學技術帶頭人等稱號。
陶小軍,江蘇南京人。2010年獲南京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書法專業碩士學位,現為南京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歷史學博士生、南京大學歷史系兼職教師。

目錄

序一
序二
緒論
一 現階段敦煌書法研究存在的問題
二 敦煌文獻對書法史研究的意義
三 敦煌書法研究現狀及南朝寫本書法研究體系的建構
第一章 敦煌寫經書法略論
第一節 敦煌寫經存在和繁榮的書法層面原因
第二節 敦煌寫經書法的宗教性與藝術性
第二章 敦煌南朝北朝寫本書風差異論
第一節 敦煌南朝北朝寫本書風之差異
第二節 南北書風差異源流概說
第三節 南北書風異同原因考
第三章 敦煌南朝寫本概況
第一節 關於敦煌書法的斷代研究
第二節 敦煌南朝寫本書法敘錄
第三節 南朝參與寫經的群體
第四章 敦煌南朝寫本書法特徵來源考
第一節 簡牘書法的影響
第二節 南朝傳世書法的影響
第三節 道教書法及其觀念的影響--以陶弘景書法實踐為例
第五章 敦煌南朝寫本的書法特質
第一節 吳建衡二年寫本《太上玄元道德經》研究
第二節 敦煌東晉紀年《法句經》寫本研究
第三節 南齊本《金剛般若波羅密經》的書法特色及辨偽
第四節 向楷書過度中的梁天監五年寫本《大般涅榘經》研究
第五節 探索作為書法作品的敦煌陳寫本《佛說生經》
殘卷的途徑
第六章 關於一卷北朝寫本書法的個案研究
第七章 從敦煌南朝寫本看南朝與北朝的交流
第一節 西行求法與南北文化交流
第二節 從敦煌南朝寫本看南朝和北朝的書法交流
……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