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央視2010年出品紀錄片]

敦煌[央視2010年出品紀錄片]

是中央電視台繼《故宮》之後推出的又一部力作,旨在記錄敦煌地區歷史文化的發展脈絡,深入揭示敦煌兩千多年來的文化內涵。主創人員力求奉獻一部全方位反映敦煌歷史與文化的文獻紀錄片,全面紀錄敦煌地區2100年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和散落其中的故事;全方位展現100年來敦煌學的學者對這個沙漠寶庫的孜孜不倦的探索成果。

劇情簡介

海報 海報

《敦煌》是中央電視台繼《故宮》之後推出的又一部力作,旨在記錄敦煌地區歷史文化的發展脈絡,深入揭示敦煌兩千多年來的文化內涵。攝像機對準敦煌和在這塊土地上曾經生活過的人們,撥開歷史的層層迷霧,將那些被遺忘了的文明一一重新呈現在觀眾的視野中。主創人員力求奉獻一部全方位反映敦煌歷史與文化的文獻紀錄片,全面紀錄敦煌地區2100年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和散落其中的故事;全方位展現100年來敦煌學的學者對這個沙漠寶庫的孜孜不倦的探索成果。

地處甘肅省西部的敦煌,曾經是聞名中外絲綢之路上的重鎮,亦是中國與世界接壤之城市,將南面的印度、西面的中亞,以及歐洲連成一線。歷經幾度盛衰,千百年來,無數中外僧侶、商旅穿梭往還,融匯古代中國、古印度、古希臘及中亞等古文明精髓,孕育出璀璨 的敦煌文化,當中 有 包涵 建築、雕塑、繪畫 等多元藝術的莫高窟,可謂敦煌文化的具體呈現! 由中央電視台製作的《敦煌》,深入拍攝莫高窟735個洞窟其中的77個,當中包括50個從未對外開放過的洞窟。此紀錄片段預告上兩年時間,全高清 攝製,以鏡頭 探索此莫高窟長達二千年的建造歷史、文化內涵,史無前例,彌足珍貴。節目分為九集,主持人林保怡每次會邀請一位「八十後」女嘉賓,以現代人的視點,認 知、欣賞敦煌,這個被譽為世界藝術寶庫的聖地

分集劇情

第1集 “探險者”來了

1900年,一把芨芨草,捅開了一個沉睡近千年的藏經洞。這時的莫高窟由一個叫王圓籙的道士看管。7年之後,匈牙利人斯坦因在敦煌獲得文書,此後,法國伯希和、日本橘瑞超、俄國奧登堡等探險隊紛至沓來……中國學者雖然姍姍來遲,但終於展開了對敦煌文書的拯救,1909年,由於羅振玉等人的奔走呼籲,清政府命人將剩餘的敦煌文書運送北京,但這些文書仍舊面臨著一場浩劫……本集將為觀眾展現一部中國近代的傷心史。文物的流失讓國人痛心疾首,學者的奮力拯救讓人心生感慨,而這些故事似乎都昭示著一個帝國的國勢衰微……

第2集 千年的營造

莫高窟首先是一個佛教的聖地,是一個表達宗教感情的所在。公元366年,三危山的萬丈金光感動了一個叫樂尊的和尚,他開始在這裡開鑿石窟,這是莫高窟的肇始。開窟是一種信仰的依託,也是一種公德的宣示。但開窟顯然是所費不貲的,所以那些供養人往往也就是達官貴人。本集通過講述供養人李大賓、李明振開窟的故事,帶出當時戰火紛飛的歷史背景,展示了開窟的具體流程,並呈現莫高窟南北朝、隋唐時期的石窟建築藝術,對於供養人開窟的動機、心理,也將給與一定篇幅的剖析。

第3集 藏經洞之謎

這是一個儲滿文書的藏經洞,無數珍貴的文物匯聚在這個小小的洞窟里。它形成的原因和時間從被發現開始一直爭論到現在,仍無定論。是黑汗王朝入侵的馬蹄讓僧侶們心生恐懼,進而將佛教典籍保存在藏經洞中?這是一種說法,叫做“避難說”。還是寺廟將無用、殘破的經卷集中的儲藏在這裡?這是另一種說法——“廢棄說”。本集將同時呈現著這兩種說法各自的依據,給讀者展現多重的思考空間。

第4集 無名的大師

史小玉是元代敦煌地區的畫匠。他完成了莫高窟第3窟壁畫的繪製,第3窟中的壁畫繪畫手法上乘,藝術欣賞價值極高。本集將通過他的視角來引領觀眾回溯敦煌歷代壁畫的精髓。“曹衣出水”、“吳帶當風”分別是怎樣的繪畫風格?壁畫所用的顏料是用什麼東西製成的? 壁畫的整個繪製流程是怎樣的?在這一集中,我們將用富有歷史現場感的表述方式、華麗的畫面為你解答這些問題。

第5集 敦煌彩塑

本集將以敦煌彩塑製作的整個流程為線索,通過虛擬的敦煌彩塑製作工匠進行故事展開,期間將經典彩塑進行全面展示。主人公背景為唐代,可以通過師傅的講授、親身的經歷對彩塑的製作流程進行一一展示:尋找原材料、泥土的製作流程、顏料製作流程等等,比如將尋訪原材料的產地,進行古今對比。對於最經典的彩塑進行展示將是本集的主要內容,首先將對敦煌彩塑的類型進行整體概述,展示不同類型的代表作;其次將對不同時期的彩塑進行對比,說明各階段的特點,同時體現歷史傳承;最後將對彩塑的細節進行展示,比如菩薩的手、服飾等,展現敦煌彩塑的美倫美幻,從而體現中國文化的璀璨。製作流程是線索、彩塑展示是內容,其中還將穿插有趣的故事。本集最後,將對經典彩塑進行整體回顧,然後回到現實中展現現代藝術家正在進行的工作,然後再回到古代,主人公已垂垂老已,他還在過著最為普通的生活,他不曾為這些為現代人嘆服不已的藝術作品而獲得任何榮譽與財富,他在教他的徒弟如何製作彩塑,回憶過往時光……

第6集 家住敦煌

阿龍,是敦煌城中一個小康家庭的少婦。丈夫和兒子的突然辭世,改變了阿龍安寧的生活。一個吐谷渾人強占了阿龍的土地和水源,阿龍的生活從此不得不與這場土地官司糾纏在了一起。寡婦阿龍地產糾紛案,是敦煌法制文書中內容保存十分完整的案卷。本集將通過專家採訪,以分析這起官司的起訴、立案、取證和判決的關鍵點為主線,同時展示阿龍在打官司期間參加女人社,去莫高窟拜佛等小故事。還將通過阿龍的回憶,展示敦煌服飾的變化、飲食的多樣、婚禮趣事、莫高窟燃燈節、馬球賽等典型的敦煌生活。

第7集 天涯商旅

這是一條繁忙的商道。從張騫開通河西走廊開始,各路商旅的駝鈴聲就在這裡響起。敦煌是這條絲綢之路的咽喉所在。粟特人是這條商道上活躍的民族。本集講述的正是沙拉等幾個粟特人怎樣踏上絲路商貿之旅,經過一路坎坷之後,卻因安史之亂而終生未能到達長安,最後終老敦煌的故事。通過勾勒沙拉這個個體曲折的命運,展現歷史行程的衍進,反映賦予絲綢之路以活力的粟特人群體與敦煌的商貿氣質。

第8集 舞夢敦煌

這是一種流傳了千年的舞蹈,舞動的琵琶,飄逸的身姿,靈動的眼神,無不展現出它來源於宗教華麗唯美和神性的氣息。這是敦煌壁畫中最為人所知的一種舞蹈——反彈琵琶舞。本集將通過程佛兒、高金榮一古一今兩個人物追尋敦煌夢舞的歷程,講述他們追夢尋夢實現夢想的故事,進而展示以盛唐時代為代表的敦煌樂舞。這是一種藝術的欣賞,但實質上,敦煌樂舞壁畫所含蘊的是一種信仰,是用音樂、舞蹈來供奉佛祖。

第9集 敦煌的召喚

本集主要講述新時期敦煌研究院為保護莫高窟、窟內壁畫藝術而做的工作。莫高窟是需要精心照料的,而洞窟內的壁畫更是異常的脆弱。風沙、地震都是洞窟的宿敵,而水氣、蟲害等微小的元素都可能給壁畫帶來致命的損壞。敦煌研究院要做的工作,大者維護整個莫高窟周邊的自然生態環境,小者細心呵護每一寸壁畫。褪色、起甲、空鼓、酥鹼、剝落,這些都是壁畫的病症,研究院的工作人員通過輸液、注漿等手段來為壁畫治病。美術工作者則用另一種形式來保存壁畫,他們用珍貴而難得的礦質顏料來臨摹壁畫。光是一個洞窟壁畫的臨摹,有時就需要耗時幾年。而一項更為龐大的工程正在展開——“數位化洞窟”工程。這項工程完成以後,我們只要坐在電腦前就可以領略到敦煌的瑰麗藝術,並且,可以嘗試不同的角度……

第10集 守望敦煌

本集以20世紀初葉至80年代這一時間跨度為背景,表現一組為敦煌奔走呼籲,致力於敦煌拯救、守護、研究的人物群像,並突出反映常書鴻這一人物在敦煌50年中的動人故事。塞納河畔一次和《敦煌石窟圖錄》的邂逅改變了常書鴻一生的命運。1943年,他終於來到了多年來魂牽夢縈的敦煌,成為敦煌研究所第一任所長。修築沙牆、清理流沙、臨摹壁畫……他帶領研究所的人逐一地展開了工作,從此,與敦煌相伴50年……敦煌鮮活的生命是靠著許多人的堅守而延續的。

主創團隊

總顧問:季羨林

敦煌在中國,敦煌學在全世界

總導演:周兵

在中華文化的傳播上,我們會堅持走下去

總撰稿:郭長虹

這次我要講故事。

攝影師:赤平勉

沉默,愛喝黃酒,追求光影。

音樂製作:張楚

一顆不肯媚俗的心

音樂製作:何勇

過著幸福的音樂生活

主題曲演唱:許巍

演唱《敦煌》片頭曲《悠遠的天空》

1.

總顧問:季羨林

敦煌在中國,敦煌學在全世界

2.

總導演:周兵

在中華文化的傳播上,我們會堅持走下去

3.

總撰稿:郭長虹

這次我要講故事。

4.

攝影師:赤平勉

沉默,愛喝黃酒,追求光影。

5.

音樂製作:張楚

一顆不肯媚俗的心

6.

音樂製作:何勇

過著幸福的音樂生活

7.

主題曲演唱:許巍

演唱《敦煌》片頭曲《悠遠的天空》

分集導演

第一集導演:李果

第二集導演:汪哲

第二集導演:潘懿

第三集導演:楊濤洲

第三集導演:陳利華

第四集導演:范得良

第五集導演:薄曉琳

第六集導演:曲晨曦

第七集導演:周瀾

第八集導演:林璟

第八集導演:張海燕

第九集導演:趙曦

第十集導演:陳麗

1.

第一集導演:李果

2.

第二集導演:汪哲

3.

第二集導演:潘懿

4.

第三集導演:楊濤洲

5.

第三集導演:陳利華

6.

第四集導演:范得良

7.

第五集導演:薄曉琳

8.

第六集導演:曲晨曦

9.

第七集導演:周瀾

10.

第八集導演:林璟

11.

第八集導演:張海燕

12.

第九集導演:趙曦

13.

第十集導演:陳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