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敕語》

《教育敕語》

教育敕語為日本明治天皇頒布的教育檔案,其宗旨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日本教育的主軸。

《教育敕語》《教育敕語》
教育敕語
( Imperial Rescript on Education),為日本 明治天皇頒布的 教育檔案,其宗旨成為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 日本教育的主軸。教育敕語由山縣有朋內閣的內閣法制局長官 井上毅等人負責起草,於1890年10月30日頒布。

簡介 

《教育敕語》 《教育敕語》放置的地方
教育敕語的 中文翻譯為:“ 朕惟我皇祖皇宗,肇國宏遠,樹德深厚,我臣民克忠克孝,億兆一心, 世濟其美。此我國體之精華,而教育之淵源,亦實存乎此。爾臣民孝於 父母,友於 兄弟,夫婦 相和,朋友相信,恭儉持己,博愛及眾,修學習業,以啟發智慧型,成就德器,進廣公益,開世務,常重國憲、遵國法,一旦緩急,則義勇奉公,以扶翼天壤無窮之皇 運。如是者,不獨為朕忠良臣民,又足以顯彰爾祖先之遺風矣。斯道也,實我皇祖皇宗之遺訓,而子孫臣民之所當遵守,通諸古今而不謬,施諸中外而不悖。朕與爾 臣民。俱拳拳服膺。庶幾鹹一其德。”

目的

《教育敕語》 《教育敕語》
教育敕語的主要目的,是由於當時的日本教育偏重於歐美器物的介紹,而忽略道德教育;而 道德教育為日本所固有,不可輕言廢棄;故要求學生在學習時也必須培養、鍛鏈自身的道德與修養。
教育敕語後來成為國小在固定慶典時必須朗讀的檔案;但是自從明治時期,如西園寺公望等人都批評過,教育敕語的內容過度側重於 國家主義;也曾經發生過 內村鑒三拒絕向教育敕語行禮的“不敬事件”。而到 昭和年間,教育敕語變成絕對化與神聖化,並且強制學生背頌,學校也必須興建特別的奉安殿安置教育敕語。而且在日本於1938年通過 《國家總動員法》後,教育敕語的內容成為軍國主義的教典。

現狀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美國為首的同盟國占領軍主導之下,教育敕語於1946年起從教育體系中被排除;但是,教育敕語中提倡道德教育的內容在 《教育基本法》中仍被保存。

參考資料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95%99%E8%82%B2%E6%95%95%E8%AA%9E&oldid=8441868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