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與心理學基礎關係的探尋

教育學與心理學基礎關係的探尋

(一)親哲學、疏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二、教育實驗法:心理學的教育研究方法和教育學的偏淡 (一)實證主義:心理學發展的方法論

作 者:羅德紅
出 版 社:光明日報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5-1
版 次:1
頁 數:210
字 數:260000
印刷時間:2010-5-1
開 本:16開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
I S B N:9787511207265
包 裝:平裝

內容簡介

教育學的科學性既表現在以心理學為理論基礎,把受教育者的心理規律和特點作為教育的立論根據或推論前提,也表現在套用何種學派的心理學為基礎。前者雖為教育研究的定論,但諸多研究亂象已然威脅到了教育學的科學性。當前,教育學科學陛的危機大致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架構出心理學的單基礎論,失守教育學科學性的底線;其二,抱守實用主義取向,糾結教育理論的虛無主義。治理前者,我們需要重建教育學術史的集體意識,關注現實經驗,深化認識教育學以心理學為理論基礎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對於後者,我們需要構想教育學的“本體論承諾”,以其追問心理學本體論意義上的方法論,判準、選擇、解釋與建構作為教育學理論基礎的心理學。

作者簡介

羅德紅,女,漢族,江西南昌人,文學學士、教育學碩士和教育學博士,曾從事中學教學教育工作18年。2008年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現為廣西大學教育學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教育基本理論、課程與教學論和教育心理學。

目錄

導論:教育學與心理學的關係問題
一、套用研究中的問題
(一)親哲學、疏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二)重演繹、輕方法論追問的知識引進
(三)照搬心理學知識,缺乏加工與改建的學科教材建設
(四)研究的偏頗對教育學科學性的影響
二、元教育學研究的理論貢獻及其可待發展
(一)教育學以心理學為理論基礎的合法性認識及其限度
(二)教育學以心理學為理論基礎的偏狹性反思及其治理建議
(三)教育學以心理學為理論基礎的內涵性重構構想及其視角
(四)元教育學研究的可待發展性
三、教育學學科發展面臨的雙重難題
(一)架構去心理學的單基礎論
(二)抱守實用主義取向
四、解決難題的構想
(一)研究何種意義上的“教育學”和“心理學”及其“基礎關係”
(二)開展治理研究的方法
(三)治理研究的內容
第一章 歷史和語境:教育學以心理學為理論基礎的路徑依賴
一、前學科:哲學、心理學和教育學共謀前提性問題域
二、學科形成:教育研究對象域轉向受教育者的“自然
(一)心理學與神學分野,人的“認識”成為心理學研究的核心
(二)時代精神凸顯感覺論,“直觀認知”引領教育理論華麗轉身
(三)人本主義和機械論肇始,教育研究向自然尋找規律
三、學科獨立:教育學核心問題的心理學論證
(一)科學與哲學分化,科學方法推動學科獨立
(二)哲學和生理學研究傾向於心理學,“教育心理學化”生髮
(三)赫爾巴特構造物理模式的心理學,心理語言描述教育過程
(四)教育學核心問題的心理學論證,心理學的理論基礎地位確立
四、學科發展:心理學化的教育理論成為主流
(一)心理學著床自然科學,美國成為心理學大國
(二)實用主義教育心理學誕生,思辨教育學淡出
(三)心理學化的教育理論勝出,兒童的“學習”和“發展”成為研究的中心
五、中國的歷史和語境
(一)近代研究的有機相融,教育需求推動心理研究
(二)近代後呈疏離狀,教育改革與發展期待心理學工作者參與
第二章 發展和學習:心理學的研究和教育學知識的流變
一、前提性問題域:教育學知識的源頭及其進化
(一)前提性問題域及其延展
(二)前提性問題域現實化的教育方法:從產婆術到抽象認識過程的規律
二、發展理論:心理學研究的實證資源和教育學的套用與突破
(一)發展觀的前提性認識:教育學和心理學的分歧與共識
(二)發展階段的劃分:心理學重認知的維度,教育學取生理和綜合的視角
(三)影響發展的因素:心理學從單因素論到建構論,教育學從綜合到方法論突破
(四)發展機制:心理學的經典研究及其在教育領域中的套用
(五)教育和發展的關係:教育改革的風起和教育理念的振盪
(六)啟示與警示:發展理論和教育學關係的整體性反思
三、學習機制研究:心理學的成果及對教育學的啟示
(一)學習和教學心理:從關注認知到兼顧情感
(二)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心理學的假設和學習方式的變革
(三)學習機制研究對教育學基礎性的影響
(四)危機與希望:學習理論和教育學關係的整體性反思
第三章 研究方法和方法論:心理學的實證主義對教育研究的影響
一、前提性問題域之研究方法:從教育研究演繹法到自然經驗觀察法
(一)夸美紐斯:以類推和演繹為主,亦不乏論證和歸納
(二)赫爾巴特:目的一手段的假設和自然經驗觀察法的驗證
二、教育實驗法:心理學的教育研究方法和教育學的偏淡
三、實證主義:心理學的方法論主義和教育學的精神
(一)實證主義:心理學發展的方法論
(二)實證精神:教育學從形成到獨立所蘊涵的精神力量
(三)反思性建構:當代中國教育研究方法論枚舉
四、與心理學關係視野下的教育研究方法和方法論的整體性反思
(一)學習心理學的實證精神,重證據和事實
(二)區分實證主義和實證方法,反對實證主義的教育實驗法
(三)教育實驗應以教育理論的形成和發展為旨歸
第四章 解釋與建構:教育學與心理學關係的“應何”
一、學科的異與同:解釋和建構的原因
(一)教育學和心理學學科性質與定位的差異
(二)人性假設:心理學的“物化”和教育學的“具體個人”
(三)方法論:心理學的還原論和元素主義與教育學的整體、綜合和動態生成
(四)事實與價值:心理學的一元價值和教育學的多元價值
二、教育學基礎性理論:教育學對心理學的解釋和建構之立場
(一)以連線存在、價值和實踐為一體的教育學的事理學科性質為底線
(二)以理論與實踐的雙重建構為研究範式
(三)理論與實踐雙重建構的一個構想性範例:以三個邏輯的統一關照可發展的“具體個人”
結語:走向耦合:教育學與心理學基礎關係的發展展望
參考文獻
一、著作
二、期刊論文
三、網路資源
四、外文資料
斷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