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秘書

教師秘書

為了鼓勵優秀教師在教學一線創新,惠州開始在惠州一中試點,為十名優秀教師配秘書:讓教學優秀的教師從煩瑣的行政事務中解放出來,專心教學·

詳情介紹

10月17日,南方日報以《惠州:優秀教師配“秘書”中國小也搞“大部制”》為題,獨家報導了惠州一中為10名優秀教師配秘書(或助手)的做法。報導出街後,各大媒體第一時間紛紛轉載,優秀教師配“秘書”的新聞一時成為媒體和網友爭議的熱點,贊成者有之,反對者有之。贊成者認為這項制度能讓優秀教師專心教學,最大限度發揮其教學特長。反對者認為教師工作由秘書代勞會增加教育成本、不符合教育規律和助長教育行政化風氣,甚至認為給教師配備秘書是“給教育改革設定障礙”。

筆者昨日(10月25日)從惠州市教育局獲悉,優秀教師配秘書制度在惠州一中試點後,待時機成熟時,將向全市更大範圍推廣,以鼓勵這種“師傅帶徒弟”的近距離培養模式。而惠州一中為什麼要給優秀教師配秘書(或助手)?配備秘書是做什麼工作?給優秀教師發放教學科研津貼的錢來自哪裡?帶著網友爭論最多的3個問題,記者還獨家採訪了惠州一中校長雷國富。

"教師秘書"出現的原因

讓好教師帶出更多好徒弟

“此‘秘書’非彼‘秘書’也,質疑者沒有搞清楚這項措施出台的背景和內涵,產生誤解、提出反對聲音可以理解的。”面對紛至沓來的質疑聲,惠州一中校長雷國富說。

據雷國富介紹,惠州市目前正在全力打造教育均衡發展示範區,實行城鄉教育聯動發展。惠州一中作為全國示範性高中,承擔著帶動周邊學校發展的義務。惠州一中要定期和不定期派出優秀教師到市內學校、特別是到相對薄弱的農村學校講示範課、公開課,而學校的優秀教師都承擔著足額的教學任務。為了緩解優秀教師資源緊張,並培養出更多優秀教師分擔到周邊學校講示範課任務,學校就推出優秀教師帶徒弟、配助手的做法。

“秘書”參與學術委員會教學研究

針對眾多網友的爭論,在採訪中,雷國富特別澄清了“秘書”的概念:人們想到的秘書就是領導的生活秘書,負責端茶倒水、生活起居的秘書。惠州一中優秀教師配備的“秘書”是學術助手,這個“秘書”不是生活秘書也不是代替教師改作業。

雷國富表示,為了更好推動學校發展,惠州一中設定了由優秀教師組成學術委員會,優秀教師的“秘書”也就是學術助手,要制訂學術委員會的發展計畫和實施方案,這個方案既要能促進學校的學科發展也要帶動兄弟學校學科發展,這裡需要做許多調研工作。另外,優秀教師要到別的學校講示範課要製作各種模具和課件,學術助手要協助優秀教師共同完成學術委員會的各項工作。據介紹,試點的初衷之一就是學術助手在通過協助優秀教師開展教研工作的同時,自己也得到相應的提高。

經費來源

優秀教師補貼來自校友贊助  不少媒體爭論的焦點之一就是“錢”,認為配秘書肯定少不了花錢,要花錢就要擴大財政支出。對此,雷國富說,因為優秀教師除了完成正常的教學任務外,還要承擔學術委員會的工作,併到別的學校去上示範課,付出了額外的勞動,給予一定的報酬也合情合理。“這筆錢來自校友的贊助,並不會增加教育的額外成本。”他表示,能夠享受津貼補助的優秀教師不多,發放的補貼總額也不大。

各方聲音

有人會說,優秀教師也是教師,與其為優秀教師配秘書,倒不如讓優秀教師輕裝上陣,不讓他們承擔太多的行政及其他工作。而且,為優秀教師配備秘書,倒似是助長“教而優則仕”。 如同“學而優”、“練而優”則仕,“教而優”則仕也算是我們一大特色。仕和教兩種職業之間本沒有高下之分,但現在教在仕下卻是不爭事實,既然仕被普遍視為是對自身價值的一種承認,那么僅僅要求優秀教師做破除“教而優則仕”的帶頭人,對優秀教師未必公平。

而且,雖說“教而優則仕”不是最優選擇,但“教而優則仕”總比“混而優則仕”強。真正讓我們心痛的,並不是那些教得好的教師入仕,而是那些混得好的人入仕。“教而優則仕”,雖說會讓一部分優秀教師脫離一線崗位,但畢竟能形成一個相對正確的導向,畢竟有利於教師風氣的改善和維持。

為優秀教師配備秘書,不至於助長“混而優則仕”的惡風,有利於最大限度地發揮優秀教師的作用,讓他們在行政及其他工作之餘,最大可能地在教學上展現所長。對於整個教師隊伍來說,也形成了一個正確導向。

當然,從建立正常價值體系來看,我們還是希望教學歸教學、行政歸行政,不必助長“教而優則仕”之風。然現實如此,我們總不能讓優秀者吃虧,而且打破這種風氣來日方長,如果貿然讓優秀教師脫離仕路,其讓出來的空間更有可能被“混而優”者竊取。

我們認可惠州方面在為優秀教師配備秘書的同時,希望惠州方面,能夠回歸到教學本源,真正讓那些“教而優”者,即使不入仕,也能得到承認,也能獲得很好回報。畢竟,“教而優”者多,能夠入仕者少,能夠配秘書者更少。如此,才算是兼顧長遠與當前,也可稱為著眼長遠抓好當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