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是一種智慧

《放棄是一種智慧》。作者王峰,中國華僑出版社出版。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放棄是一種智慧

《放棄是一種智慧》:

人生要學會選擇,更要懂得放棄。

人活一輩子。與其拚命掙扎獲取功名利祿,不如放棄名利平凡度過一生。如果個人在錯誤的道路上大聲疾呼永不言棄,那么他只能是重蹈南轅北轍的下場。

明於選擇,智於放棄

放棄是人生的必備

人生要先舍而後得

放棄之後方知快樂

放棄中學會巧變通

放棄需要非凡勇氣

圖書目錄

第一篇 明於選擇,智於放棄

1.陪伴一生的黃金法則

2.人生在放棄中收穫

3.這門關上,那門打開

4.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5.及時把握難得的機會

6.懂得取捨的藝術

7.讓欲望儘快止步

8.捨棄廣博,以求專精

9.以退為進是人生的策略

10.爭做有目標的智者

11.不要讓壓力成為負擔

12.有所作為,有所不為

13.天下大事,必作於細

14.看淡得失,不爭不求

15.放棄有所收穫,失去才會擁有

第二篇 放棄是人生的必備

1.拿得起,放得下

2.摒棄無知的虛榮

3.擺脫萬惡之源——妒忌

4.滿招損,謙受益

5.不再拖延,管好時間

6.相互猜疑不可取

7.自我反省,糾正自己的過失

8.不要總為自己找藉口

9.抵制窗外的誘惑

10.拒絕張揚,保持低調

11.勤能補拙是良訓

12.丟掉無謂的浮躁

13.追求完美要付出代價

14.糾正對健康認識的誤區

15.培養人生的好習慣

第三篇 人生要先舍而後得

1.幸福女神的忠告

2.恰當捨棄的智慧

3.一代名篇的誕生

4.在放棄中贏得機會

5.擁有健康最重要

6.天予一物,不予二物

7.追名逐利害人,放棄才能快樂

8.耐住性情,放棄貪慾

9.到基層圓田園夢

10.淡看眼前的名利

11.森林比樹木更重要

12.捨得是一種有效選擇

13.不要為打翻的牛奶哭泣

第四篇 放棄之後方知快樂

1.放下便是快樂

2.對他人要面帶微笑

3.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4.善於忘記曾經的煩惱

5.正視自己的不足之處

6.少點煩惱多份樂

7.通過幽默化解尷尬

8.看重自己,擁有快樂

9.換個角度看問題

……

第五篇 放棄中學會巧變通

第六篇 放棄需要非凡勇氣

……

前言

眾所周知,人生即選擇。大到人生的關鍵時刻,小到生活的點點滴滴,每個人無時無刻都會面臨著各種各樣的選擇。比爾·蓋茨說:“我的成功在於我的選擇。”的確如此,不同的選擇決定了不同的人生。 月有圓缺,人有得失。每個人在選擇之餘,也有所放棄。其實放棄和選擇一樣,都是人生的必修課。歌德說:“生命的全部奧秘就在於為了生存而放棄生存。”如果沒有當機立斷的放棄,就不會有以後難得的良機,選擇更是無從談起。人活一輩子,與其拚命掙扎獲得功名利祿,不如放棄名利平凡度過一生。如果一個人在錯誤的道路上大聲疾呼永不言棄,那么他就只能是重蹈南轅北轍的下場。現實中,人們經常把真理和錯誤混在一起去說教人,而堅持的卻是錯誤。所以放棄是一種聰明的選擇,是人生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1. 陪伴一生的黃金法則 人的一生十分短暫,它就像一道數學上的加減法則。人生一旦加入了才能、名利、財富和事業,它便會變得豐盈充實的;如果它減去了欲望、奢侈、負擔和貪婪,人生才算得上完整健康。 人活一輩子,彈指一揮間。當一個人行將就木、撒手人寰的那一刻,他回顧自己短暫的一生,或許會懊悔自己曾經過於追名逐利,過分享受榮華富貴;或許會渴望無憂無慮、簡單充實的淡泊生活。然而這個遲來的教訓只能成為告誡後輩的良言。 一個人來到世上一無所有,從那刻起,便開始了人生的“加法”。不論是誰,都要通過學習增長學問,以謀求一技之長;要拚命賺錢,以自食其力,養家餬口。才能、名利、財富、事業等,值得一輩子為之不懈拼搏,都是一生需要增加的內容。往一個廣口瓶裡面不斷地放東西,首先放進去的是一堆拳頭大小的石塊,將其裝滿後,看似已經滿的瓶子其實還可以放礫石來填滿間隙,這之後還可以倒沙子、裝水來繼續填滿間隙。 “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願擠,總還是有的。”人生也是如此,只要不斷地設定目標,持之以恆地奮鬥,就會創造一個個奇蹟。特別是年輕人,正值風華正茂,正是積極向上的好年華,要牢記古人“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良訓。與其到時悔恨,不如今日努力。 物極必反,水滿則溢。世界沒有盛滿無限水的口杯,人生的加法也不能永無停止。歷史上秦始皇“吞六州而亡諸侯”,統一華夏,史無前例,何等威風與壯觀!然而他執政後,不知萬事要適可而止的道理,耗費巨資修建阿房宮,動用勞力修築長城。在秦始皇死後不久,秦朝便在風起雲湧的農民起義中退出了歷史舞台。 又如越王勾踐之所以能滅吳,謀臣文種和范蠡立下了汗馬功勞。在功成名就之後,文種依然貪戀名利權位,不接受范蠡功成名就隱退的建議,最終被勾踐受賜劍自刎而死。同樣身為功臣,范蠡選擇了另外一種方式,他放棄了所有的功名利祿,功成隱退,做了一個自由自在的商人,過著悠然自得的生活。 學者于丹在《論語心得》中有這樣一段話:“人一過而立之年,就要學著用減法生活,也就是說,一個人30歲之前是用加法生活的,不斷地從這個世界上收集所需要的東西。30歲以後,人就應該開始學著用減法生活,也就是學會捨棄那些不是你心靈真正需要的東西。”人生前30年為人生而拼搏,開始加法生活;但一過而立之年,就要開始減法生活。減法是“退一步海闊天空”的豁達胸襟。表面利益受到損害,實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