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三十年與環太湖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版次: 環太湖地區又好又快發展的實踐與啟示 環太湖地區經濟發展轉型研究

基本信息

作 者: 孫藝兵 編
出 版 社: 蘇州大學出版社
ISBN: 9787811371208
出版時間: 2008-09-01
版 次: 1
頁 數: 522
裝 幀: 平裝
開 本: 16開
所屬分類: 圖書>經濟>中國經濟

內容簡介

以蘇州、無錫、常州、嘉興、湖州五個地級市為主要構成的環太湖地區,雖然自古以來就一直分屬於不同的行政區劃,但在中國的經濟和文化版圖上,卻一直被人們看做是同一個單元。這個單元就是狹義上的江南,就是歷史上人們常說的“魚米之鄉”和“錦繡江南”。由於與太湖的相擁相偎,這個地區繁華而富庶,過去曾經有過所謂“蘇湖熟,天下足”的說法。而如今,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正確引領下,經過改革開放30年的探索前行,這裡業已成為我國最具發展活力和最具發展潛力的地區之一,同時也是我國現代化、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地區之一。 回望30年,環太湖地區廣大幹部民眾解放思想,搶抓機遇,實現了三次跨越式的發展。第一次是抓住了改革開放初期的發展機遇,以鄉鎮企業突起為起點,率先掀起了農村工業化的浪潮,實現了“農轉工”,即以農業經濟為主向以工業經濟為主的經濟形態的歷史性跨越;第二次是抓住了鄧小平南方談話後快速發展的機遇,以上海浦東開發為契機,率先走上了開放型經濟發展之路,實現了由“內轉外”,即由內向型經濟向外向型經濟的轉型;第三次是抓住了21世紀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機遇,率先提出了富民增收、統籌協調的發展理念,通過最佳化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實現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量轉質”,即由經濟強市向小康達標市的飛躍。 30年來,環太湖地區不僅實現了自我超越,而且吹響了科學發展的號角。解放思想讓這裡萌生了無限的活力,萌發出了無數個亮點。首先,在這裡蓬勃向上的至少有“五大活力”,即由經濟轉型和區域發展匯集成的創新力,由民生民主和基層黨建匯集成的核心力,由人才戰略和體制創新匯集成的開拓力,由科教興市和文化創新匯集成的軟實力,由環保優先和科技創新匯集成的支撐力。其次,在這裡令人耀眼的至少有“四大亮點”。一是經濟發展上升到了新的平台。“十五”期間,環太湖地區五市經濟總量以年均15.2%的速度遞增,2006年,環太湖地區五市以占長江三角洲十六市27.3%的土地創造了近30%的生產總值和約20%,的財政收入。就全國範圍來看,2007年環太湖地區五市以僅占全國0.3%的土地,創造了全國5.4%的生產總值。二是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成效顯著。環太湖地區五市在經歷了“一、二、三”、“二、一、三”和“二、三、一”三個發展階段之後,現在總體呈現出了第一、二產業增加值比重下降,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上升的局面。三是環太湖的對外貿易快速發展。進出口總額及進口總額占比,2006年分別達到長江三角洲十六市的38%,2007年又分別占全國的13.4%和14.3%。四是城鄉居民生活水平同步提高。2007年,蘇州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260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0300元;無錫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98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0026元;常州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9089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9033元;嘉興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28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人10163元;湖州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63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達到9536元。目前,環太湖地區總體上已經步人了後工業化時代,人均GDP大多超過了5000美元大關,人民的生活水平都已基本達到小康。 環太湖地區30年快速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面臨許多矛盾和問題。比如,由社會變動所伴生的民生問題,由快速城市化所凸顯的環境壓力,等等。要解決這些問題,根本出路只有一條,就是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積極探索環太湖區域科學發展的新路徑,蘇、錫、常、嘉、湖五市黨校義不容辭。 《改革開放30年與環太湖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一書是五市黨校專家學者潛心研究的最新成果,也是五家黨校再度合作的集中體現。我們堅信,《改革開放三十年與環太湖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出版定能進一步推動對環太湖地區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深度思考,進而對推動環太湖地區經濟社會的實踐產生積極的影響。

目錄

前言
序言
綜合篇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蘇南實踐之路
環太湖地區又好又快發展的實踐與啟示
環太湖地區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新探索--無錫市城鄉統籌發展的實踐與思考
環太湖地區發展的模式構想--以蘇州市吳中區為例
環太湖地區功能凸顯和實現路徑探析
蘇南模式到新蘇南模式的變遷和創新
崑山市推進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的經驗與做法
張家港港發展的特點及前景探析
吳江沿湖片區發展的辯證思考
江陰市改革開放以來的巨大成就與成功經驗
經濟篇
環太湖地區經濟發展轉型研究
環太湖地區就業結構問題研究--基於無錫市的實證分析
常州市利用外資整體水平及其溢出效應研究
改革開放以來嘉興市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研究
關於改革開放以來湖州產業結構調整的幾點思考
城市郊區農民市民化進程中的角色轉換
現代服務業的振興與蘇州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蘇州新農村“三個集中”建設實踐的研究
突破所有制改革瓶頸,大力發展蘇州非公有制經濟
從小城鎮建設看蘇州城市化進程
湖州市工商企業參與新農村建設的現狀與對策
從產權治理到全球價值鏈治理--江陰主導產業升級的案例探究
崑山自主創新戰略的實踐與思考
張家港市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原因分析
關於農村村級負擔與財力問題的研究
發展現代服務業,最佳化就業結構
政治篇
推進大部制改革,實現環太湖行政體制現代化
完善環太湖地區政府績效考評機制的對策思考
……
文化篇
社會篇
生態篇
黨建篇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