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過自新

改過自新

改過自新,漢語成語,意思是改正錯誤,重新做起。 同“改過作新”。

基本信息

釋義

過:過失;自新:自覺改正,重新做人。改正錯誤,重新做起。 同“改過作新”

詞語辨析

【用法】作謂語、賓語;指重新做好人

【示例】子能~,棄越歸吳,寡人必當重用。(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八十回)

【例句】小明知道自己犯錯誤後,他決定改過自新。

成語典故

漢·司馬遷《史記·孝文本紀》:“妾傷夫死者不可復生,刑者不可復屬,雖復欲改過自新,其道無由也。”

漢·司馬遷《史記·吳王濞列傳》:“(吳王)詐稱病不朝;於古法當誅;文帝弗忍;因賜几杖;德至厚;當改過自新。”

成語故事

倉公-改過自新倉公-改過自新

漢朝初期,有位非常著名的醫學家,名叫淳于意。因為他曾經當過主掌齊國國家倉庫的太倉長,所以人們尊稱他為“倉公”。

淳于意年輕時就喜好醫術。他拜一個名叫公孫光的醫生為師,虛心求教。後來,他又向公孫光異父同母的兄弟公乘陽慶學醫。公乘陽慶讓淳于意把以前學的醫方全部拋開,然後把自己掌管的秘方全給了他,並傳授他古代的脈書,以及各種診病的方法。

淳于意學了兩年後,為人治病,常常是藥到病癒,因此很快成為名醫。但他喜歡到處遊歷,一些權貴派人請他去當侍醫,他怕行動收到束縛,一一予以拒絕。為此,還曾隱藏行蹤,時常遷移戶籍,甚至不置家產。這樣,就難免得罪權貴。他在當太倉長的時候,有人告發了他。

公元前167年,淳于意被判肉刑(一種在臉上刺字、割鼻或砍足等的酷刑)。按照規定,他要被送到京都長安去受刑。

經受肉刑是一種極為痛苦的凌辱。臨行時,淳于意的五個女兒嚎啕大哭。在這種難受的境遇下,淳于意怒罵道:“可惜我生女不生男,急難臨頭,沒有一個人能幫助我!”

年紀最小的女兒緹縈聽了父親的話,既悲痛又不服。她認為女孩子也能像男孩子一樣,為父親解救苦難。於是,她依然跟隨父親一起進京。

到長安後,緹縈向朝廷上書說:“我父親在齊國當太倉長的時候,百姓都稱讚他廉潔公正。現在犯了法要受刑罰,我心裡非常悲痛。人被處死了不能再生,受刑復原後也不能再復原。即使想改正錯誤、重新做人,也無路可行,不能如願。我情願自己投入官府做奴婢,來贖父親的罪,使父親能有改正錯誤、重新做人的機會。”

緹縈的上書情真意切,悲辛感人。漢文帝看了她的上書後,被她孝敬父親並且自願替父受罰的精神所感動,終於下詔免除淳于意的罪,並在這一年廢除了肉刑。

緹縈這一非常的行動,不僅使淳于意免除受刑,而且使他得以重操醫業,潛心研究醫學,成為一代名醫。

名言

一個人的真正價值,首先決定於他在什麼程度上和什麼意義上從自我解放出來。——愛因斯坦

知過則改永遠是不嫌遲的。 ——莎士比亞

每個人都會犯錯,但是,只有愚人才會執過不改。 ——西塞羅

英文解釋

start with a clean slate;

turn over a new leaf;become a new man;

correct one's errors and make a fresh start;

例句

你改過自新了嗎?

聽說他們給你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現在她完全改過自新了。

我現在已經改過自新了!

其次,改過自新,永遠別再犯類似的錯誤。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