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正

改正

改正錯誤,改正實際工作中存在的“攀比風”,把錯誤的改為正確的:改正缺點、改正錯別字。

基本信息

引證解釋

改正改正
1.把錯誤的改為正確的。

《漢書·谷永傳》:“不求之身,無所改正……是循不享之跡,無謝過之實也,天責愈深。”

宋何《春渚紀聞·作文不憚屢改》:“歐陽文忠 公作文既畢,貼之牆壁,坐臥觀之,改正盡善,方出以示人。”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二回:“此刻天下的大勢,倘使不把讀書人的路改正了,我就不敢說十年以後的事了。”

巴金《紀念雪峰》:“錯誤終於改正,沉冤終於昭雪。”

2.更改正朔。古時王朝易姓則改正朔。

漢·董仲舒《春秋繁露·天辨人在》:“天下之三王隨陽而改正,天下之尊卑隨陽而序位。”

《禮記·大傳》“改正朔,易服色”。唐孔穎達疏:“正謂年始,朔謂月初。言王者得政,示從我始,改故用新,隨寅、醜、子所損也。周子、殷醜、夏寅,是改正也;周夜半、殷雞鳴、夏平旦,是易朔也。”

基本含義

terrain correction;在每個測點上,為消除測點周圍地形起伏對觀測結果影響的改正,稱為地形改正。地形改正是以通過測點A的平

改正改正

面為標準,將測點A所在平面以上多餘的物質和平面以下缺少的物質的影響去掉。改正後,使測點A相當於處於無限大的平面上。在同一起伏地形,由於距離測點遠近不同,地形影響也不同。近時影響大;遠時影響小。地形改正分為近區、中區和遠區改正。近區改正應儘可能準確。由於重力測量的是重力場垂直分量,高於測點平面以上的多餘部分和低於這個平面以下的缺失部分都要使觀測重力值比沒有地形起伏時要小,所以,兩部分的地形改正符號都為正。

改正相關成語

朝過夕改:形容改正錯誤快。出處:《漢書·翟方進傳》:“朝過夕改,君子與之。”

朝聞夕改:早晨聞過,晚上即改正。形容改正錯誤之迅速。出處:《晉書·周處傳》:“古人貴朝聞夕改。君前塗尚可,且患志之不立,何憂名之不彰?”

犯顏極諫:犯顏:冒犯君主或尊長的顏面、威嚴;極諫:以直言規勸(常用下對上)。敢於冒犯君主或尊長的威嚴而極力規勸其改正錯誤。出處:《韓非子·外儲說左下》:“犯顏極諫,臣不如東郭牙,請立以為諫臣。”

改過不吝:吝:可惜。改正錯誤態度堅決,不猶豫。出處:《尚書·仲虺之誥》:“改過不吝。”唐·陸贄《奉天論延訪朝臣表》:“述湯之所以王,則曰:‘用人惟己改過不吝。’言能納諫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