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縣一中

攸縣一中,湖南省攸縣第一中學,位於湖南省株洲市攸縣城關文化路394號,地處攸縣城東,城郊結合;洣水東繞,靈龜峰西峙。1812年,在現址興辦學校,名為震陽樓,舊址在學校今圖書館位置;1902年,為適應新的形勢,在此辦“南雲國小堂”,開設現代教育課程。1939年,改辦縣立初級中學,始為現名。1999年晉升為湖南省重點中學,2004年被確認為湖南省示範性高級中學。2008年下期在校學生人數為3115人。

簡介

攸縣一中為湖南省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其前身是1902年創辦的南雲學堂。1939年9月更名為縣立初級中學,1958年增設高中,始為現名。1999年晉升湖南省重點中學行列,2004年被湖南省評為省示範性中學。

環境

學校自然環境得天獨厚,占地306畝,座落在攸縣城東,綿延在米水之濱,龜峰之畔,山環水繞,花團錦簇,樹木蔥籠,綠草茵茵,環境幽靜,景色宜人,綠化面積達80%以上,是省園林式單位。

師資

學校現有46個高中教學班,在校學生2944人。現有專任教師143人,其中高級教師43人,一級教師73人,特級教師2人,研究生畢業和在讀研究生26人,國家級骨幹教師1人,省骨幹教師5人,市縣學科帶頭人7人,2人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

設施

學校教學設施先進,設備優良。擁有高標準的教學樓、科教樓、體藝樓、學生公寓、400米運動場、圖書館、閉路電視雙向控制教學系統、教學檢查與考試電子監控系統、多媒體中心教室、語音室、教師電子備課室、電腦房以及不斷增添和創新的足夠的教學軟體,2004年8月全體任課教師已配備筆記本電腦進行多媒體教學,學校校園網初步形成。是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2002年下期又成為北大附中遠程教育示範學校。

辦學方針

學校堅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一切為了學生健康成長,一切為了祖國美好未來”的辦學宗旨,全面推行素質教育。倡導“志存高遠的進取精神,勤奮刻苦的好學精神,知難而進的拼搏精神,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厚德載物的人文精神”。堅持德育為首,形成了“有中心、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序列化”的德育工作模式,“團結、勤奮、文明、求實”的校風和“勤奮、有恆、好學、多思”的學風倍受社會讚譽。學校突出教學中心,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形成了“教為主導,學為主體,張揚個性,全面發展”的工作格局,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教師以“嚴謹、博學、創新、奉獻”的教風自律,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高考成績連年穩居株洲市省市示範性中學前列。2005年高考中,我校學生單新寧同學勇奪株洲市理科頭名。近幾年有王志高、尹湘毅、劉康勇、李金霖、尹凌斌、陳楠、洪望晉、單新寧等多名同學考入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學生參加學科、體藝、“三小”等競賽活動,有112人獲省級以上獎勵,其中張凱鋒同學的停電自鎖開關和龍雪峰同學的新型試電筆獲國家專利;學校輸送的體育運動員參加國際或國家級比賽有12人次奪得金牌或銀牌;有5件美術作品參加國際青少年書畫展並獲獎。2005年,我校啟動了學科奧賽教練制和科技體育特長輔導,已獲初步成果。

成績

學校實施科研興教,質量興校戰略。承擔了《中學生心理障礙與對策研究》和《構建學校德育模式,增強德育工作實效》等兩項國家級子課題的研究,還承擔了多項省、市、縣級課題的研究,並取得了一定成效,被中央教科院和省教育廳評為研究與實驗的先進實驗學校。
由於學校辦學成績顯著,《中國教育報》、《湖南日報》、《三湘都市報》、《湖南教育報》、《株洲日報》,省、市、縣電視台等多家新聞媒體都報導了我校近幾年的辦學經驗、成果和辦學特色。
學校設有張德光獎學基金、侯希貴教育獎勵基金、塗世輝獎學基金、無相獎學基金、校長獎學基金和扶困助學基金。每年提取利息獎勵成績優異的師生和資助貧困學生。
近幾年,學校又提出了“與時俱進,再展宏圖,奮戰三年,躋身國強”的口號,全體師生正以高昂的鬥志,頑強的拼搏精神,朝著更新更宏偉的目標——“全國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奮進。學校提出了“教研領跑學校工作,教育貼近學生需要,促進學生成長,教師成功,學校發展”的戰略口號,著手構建學生全方位成才的體系,向著新的目標前進。
二○○六年二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