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當代藝術

收藏當代藝術

和瑪塔蓮娜·坎德 和比爾·福特 約書亞·阿德勒

基本信息

外文書名: Collecting Contemporary Art
叢書名: 蜜蜂文庫·當代藝術系列
語種: 簡體中文
條形碼: 9787515506081
商品尺寸: 17.8 x 11.8 x 2.2 cm
商品重量: 259 g
品牌:金城出版社
ASIN: B00AA3M6EA

圖書描述

《收藏當代藝術》內容簡介:收藏當代藝術是一種特別的體驗,
《收藏當代藝術》
非常不同於收藏古代或現代藝術品。《收藏當代藝術》是世界知名藝術評論家和策展人安德里亞·貝利尼主編的一本訪談,通過採訪40位21世紀知名和新興的收藏家,他們講述自己在收藏過程中的心路歷程,以及對新事物見解。這一輯收藏家的經驗之談並不是系統的、全包括的或者決定性的。因為,畢竟今天的收藏世界就好像:一個充斥不同視角和方法的巨大的群島,一個在那些迂腐和世俗的人身旁同樣存在閃耀的和非傳統的思想的地方。
《收藏當代藝術》能夠激發新的收藏者考慮這些趨勢,因為真是這些方式讓藝術成為一種非同尋常的才智的博弈,一種新的生活方式以及一種極好的投資方式。

編輯推薦

《收藏當代藝術》編輯推薦:面對琳琅滿目的當代藝術品,你眼花繚亂了嗎?看著日益繁盛的藝術品收藏市場,你如何不被潮流左右而做出自己的決策?如果你也蠢蠢欲動想要跨越藝術收藏的門檻,你該做哪些準備功課……沒有艱澀拗口的理論,《收藏當代藝術》通過對國際上40位資深收藏家的採訪,將他們的收藏經歷娓娓道來,對談中他們收藏的失敗與成功經歷將為讀者提供很好的借鑑意義,同時對於目前日益繁榮的收藏市場,他們也給出了自己的建議與看法。而他們的收藏策略與建議勢必給未來的收藏家很直接的啟發。《收藏當代藝術》訪談生趣盎然,讓讀者在輕鬆的閱讀中品味收藏的無限妙處。

作者簡介

作者:(義大利)安德里亞·貝利尼 (美國)塞西莉亞·阿雷曼尼 (美國)莉蓮·戴維斯 譯者:王萍
安德里亞·貝利尼,世界知名的義大利藝術評論家和策展人,美國著名雜誌《Flash Art》的編輯,美國當代藝術博物館的策展顧問。直到2009年,一直是義大利都靈Artissima藝博會總監,具有非常豐富的策展和收藏經驗。

目錄

麥克·根索倫和若瑟·根索倫
喬瓦尼·朱利安尼
雷納托·艾普吉亞尼
布萊克`拜恩
瓦萊麗亞`拿破崙
何塞·卡洛斯·巴列霍·馬歇爾和佩帕·伊里亞泰
傑瑪·泰斯塔
讓—康來德·勒梅特
和伊莎貝拉·勒梅特
特莉薩`莎佩
安妮塔·扎布羅多維克茨
克里斯蒂安·波洛斯
安德里亞`傑尼亞
皮爾·路易吉
和納塔娜·瑞莫提
雷納多·普雷蒂
保羅·坎德
和瑪塔蓮娜·坎德
羅絲·菲格拉斯
和何塞普·因格拉達
歐亨尼奧·洛佩斯
夏洛特·福特
和比爾·福特
曼紐爾·阿洛達
和漢尼克·德克森
田軍
弗朗西斯科·希魯弗
和安吉洛·查納勒
烏利·希克
約瑟夫·戴勒·諾加雷
里西奧·米尼維伊
紀堯姆·烏澤
碧翠斯·楚沙蒂
阿爾布雷希特·卡斯特因
賀亦風
布魯娜·基羅登格
和馬特奧·維格里埃塔
帕特里齊亞·桑德里托·勒·勒巴登戈
大衛·羅伯茨
約書亞·阿德勒
羅傑姆·托多
貝斯·斯沃福德
索瑞格基金會
毛里奇奧·莫拉·格雷科
恩尼亞·里紀
伊沃·韋塞爾

序言

近些年藝術收藏令人難以置信地繁榮起來——許多藝術品的價格飆升,各種展覽和美術館迅速增多——導致現在藝術收藏界持有兩種不同的觀點:一方面,有很多人興高采烈地擠進這場盛宴,相信在任何情況下這個狂歡也不會結束;另一方面,有人期待藝術品收藏能夠回歸本真的面目,希望目前的經濟危機可以將那些討厭的藝術品商人從神聖的藝術殿堂內掃地出門。
不管你的觀點是什麼,在加入這場運動之前你都要記住:正是反對藝術作為商品的憤怒情緒才導致了我們今天看到的現代藝術品市場;正是以反對宗教任免權的舊體系為目的的新教改革培養了中產階級對藝術產品的增長需求。雖然它在規模上顯得並不那么野心勃勃,但是在傳播範圍和眼界上它都開闊得多。從十六世紀開始,伴隨著國際市場和全球資本的擴張,藝術品市場就沒有停止增長過,直到發展成我們今天所見的規模。沒有證據表明今天的藝術比過去更骯髒——它僅僅是比以前的規模擴大了。資金多了,收藏者多了,需求多了,更加地珠光寶氣,當然,還出現了一種市場投機的新方式。
藝術市場的新玩家當然是收藏者們,他們剛剛從不引人注目的陰影處步入聚光燈下幾年時間。在許多個案中,收藏者甚至奪走了藝術家的光芒,或者至少跟國際市場的藝術明星們平起平坐了。最後的例子就是那些超級收藏家,他們能夠同一名超級藝術家建立一種優先的、獨家的和公開的社交聯繫。你只要想想這些收藏家的名字就明白了,比如達米恩·赫斯特(Damien Hirst)和查爾斯·薩奇(Charles Saatchi),傑夫·昆斯(Jeff Koons)和弗朗索瓦·皮諾特(Fran?ois Pinault),理察·塞拉(Richard Serra)和埃利·布羅德(Eli Broad)。
雖然大多數收藏者對這種高層次的收藏恩惠不敢奢望,要達到藝術收藏領域的一種適度的層次實際上也不很困難。那些想在收藏界嶄露頭角的人還是需要一些現金投入——和那些奢侈品相比,也不是太多,來建立自己的一個可信賴的收藏家圈子,同時獲得去參觀藝術展出、雙年展和藝術博覽會的自由時間。收藏者可以獲得迅速加入某個高級專業的投資俱樂部的途徑,這是當代社會所提供的最獨有的環境。收藏者在這些圈子裡的影響力直接和以下因素相關:他或她的購買力,直覺,個人魅力以及同藝術家、畫廊主、策展人和藝術評論家之間重要且具影響力的關係,以及幾乎是首要的,感知潮流趨勢以及無需尷尬的等待,立即獲得所想要的藏品的能力。當然,想要買最炙手可熱的藝術家的作品,你需要在一份真正的候選名單上籤上你的名字——對收藏者而言,這是他們在得到最終的戰利品前所必須經歷的煉獄般的痛苦。候選名單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由瑪麗·布恩(Mary Boone)首創的,它被用來處理成百上千要求購買尚-米契·巴斯奎特(Jean-Michel Basquiat)和朱利安·施納貝爾(Julian Schnabel)作品的請求,如今它已成為畫廊應對收藏者的一種微妙的心理控制方式,同時,它也是一種分配利益和建立穩固聯盟的方式。
在享受潮流生活方式的同時,還具有極好的投資和賺錢前景,又可以成為一群志趣相投的收藏群體中的一員,獲得相應的悠閒,這些都導致了過去五年來收藏者的數量呈指數增長。這大大影響了藝術體系的空間,也影響了藝術體系內部力量的均衡。關於這一類收藏家的主導作用有過很多說法,原因很簡單:在很多案例中,一位重要的收藏家對藝術家藝術生涯的影響要遠遠超過藝術評論家和策展人的影響。在我們看到的這個令人歡欣鼓舞的藝術市場中,一位重要收藏家購買了一幅或更多作品,可以引起其他投資者模仿的一種連鎖效應。同時,當某一畫廊得到了一位高端收藏者的青睞時,就意味著這家畫廊經濟上的成功,或者至少,在低迷時期可以生存下去。基於所有這些原因,當代藝術收藏已經越來越多地成為一件戲劇化的和壯觀的事件。
但是看看這些老生常談的字眼,投機、過度、自誇和墮落,都是我們不應該允許自己陷入的陷阱。對許多收藏者來說——也包括年輕的——當代藝術是一次真正的智力和個人的探險,一種豐富自己人生的方式。儘管我們所採訪的這些收藏者的決定和行為是正在發生的文化進程的一部分,但他們對文化體系的發展和當代視覺藝術的爭論都做出了決定性的貢獻。
這就是為什麼收藏當代藝術是一種特別的體驗,非常不同於收藏古代或現代藝術品。我們於是決定傾聽一群我們認為有趣和好奇的來自世界各地的收藏家,他們對新事物有自己的見解。這一輯收藏者的經驗之談並不是系統的、全包括的或者決定性的。相反,我們採用了一種狂熱的方式,挑選彼此各不相同的收藏家進行採訪,因為,畢竟今天的收藏世界就好像一個充斥不同視角和方法的巨大的群島,一個在那些迂腐和世俗的人身旁同樣存在閃耀的和非傳統的思想的地方。
我們問的基本上都是相同的一組問題,這樣可以在相同的基準上促使收藏者相互比較。讀者也可以在不同的喧囂聲中辨別出一種類似於背景的聲音——也許是一種共同的方法,一種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非常有趣的方法,尤其在藝術界投機的和引人注目的話題上面,收藏者所給與的答案表明了他們擁有一種浪漫的方式——一種純粹和天真無邪。當然,的確沒有人會僅僅把自己描述成一個投機者,而是,不僅僅是一個投機者,這也就是藝術仍然存在的原因。在回答關於收藏戰略的問題時,諸如“情感”“直覺”“愉悅”這些詞的使用顯示了對藝術品非常個人和直接的態度,而這與殘酷的商業價值取向的方式截然不同。我們希望這本書能夠激發新的收藏者考慮這些趨勢,因為正是這些方式讓藝術成為一種非同尋常的才智的博弈,一種新的生活方式以及一種極好的投資方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