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許

zhī xǔ ㄓㄧ ㄒㄩˇ
支許(支許) 
晉 高僧 支遁 和高士 許詢 的並稱。兩人友善,皆善談佛經與玄理。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 支道林 、 許掾 諸人共在 會稽王 齋頭, 支 為法師, 許 為都講, 支 通一義,四坐莫不厭心; 許 送一難,眾人莫不抃舞,但共嗟詠二家之美,不辯其理之所在。”後以喻僧人和文士的交誼。 唐 杜甫 《西枝村尋置草堂地夜宿贊公土室》詩之二:“從來 支許 游,興趣江湖迥。” 楊倫 註:“謂 支遁 、 許詢 ……此言公與 贊 交好有素。” 宋 蘇軾 《贈蒲澗信長老》詩:“勝游自古兼 支許 ,為采松肪寄一車。” 清 周亮工 《書影》卷二:“ 永嘉 劉參戎 思祖 ,儒將也。善詩,與 匡山 僧 性淳 友善,命畫工圖己像與僧對坐,曰《逢僧話圖》,到處乞人題詠。 華亭 章台鼎 一絕云:‘ 支許 相逢盡日留,蕭蕭寒玉數竿秋;青天碧海無兵氣,閒殺嘶風五色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