攪玻璃碗

攪玻璃碗

攪玻璃碗是清朝中期的一件文物,碗吹制而成。圓形,直口,底部內凹。用無色透明玻璃為胎,再以白色玻璃飾25道條帶紋。

簡介

攪玻璃碗攪玻璃
清中期
高4.6cm,口徑10.5cm。

描述

碗吹制而成。圓形,直口,底部內凹。用無色透明玻璃為胎,再以白色玻璃飾25道條帶紋。條帶從底向上呈均勻的旋轉放射狀,其間又飾細線格線紋,排列均勻規整。
以這種技法作出的玻璃在清代檔案中稱“纏絲玻璃”。其來源於歐洲,與中國傳統的裝飾方法不同,製作難度很大,因此當外國技師走後,便無力生產製作,從而使這一精美絕倫的玻璃工藝失傳。
中國古代玻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