攢點

’蓋內樓五更絕,柝鼓變作,謂之蝦蟆更。 所謂六更者也,外方則謂之攢點雲。 大內五更已絕,則梆鼓遍作,號曰蝦蟆更,亦號六更。

zǎn diǎn ㄗㄢˇ ㄉㄧㄢˇ
攢點(攢點)

釋義

宋 制,宮中更漏比民間短,宮中五更過後,民間才是四更盡;宮中五更完畢,梆鼓交作,始開宮門,稱為“攢點”。俗稱蝦蟆更、六更。 明 清 沿用, 清 代又謂之發擂。 宋 無名氏 《豹隱紀談》:“ 楊誠齋 詩云:‘天上歸來有六更。’蓋內樓五更絕,柝鼓變作,謂之蝦蟆更。禁門方開,百官隨入。所謂六更者也,外方則謂之攢點雲。” 明 劉若愚 《酌中志·宮殿規制紀略》:“五更攢點後至曉報九刻水者,刻漏房官及答應長隨也。” 清 袁枚 《隨園隨筆·六更》:“ 宋 大內五更已絕,則梆鼓遍作,號曰蝦蟆更,亦號六更。其時禁門開而百官集,如外方之攢點,今之發擂是也。”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