擲杯橋

左慈相貌醜陋,但心地善良,好善樂施。 曹操大怒,正欲刑杖挑夫,忽報方士左慈求見。 曹操大驚,賜左慈座而問之。


在廬江城縣河東南一里許,河邊高阜上有一玉虛觀,觀下有一古橋,此橋名曰“擲杯橋”。相傳三國時期“左慈擲杯戲曹操”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
左慈,字元放,道號“烏角先生”,東漢末廬江郡(今廬江西南)人。《後漢書·左慈傳》載:左慈“眇一目、跛一足,白藤冠、青懶衣,方士也。”精於煉丹,善魔術,後人稱之為“魔術開山鼻祖”。
左慈相貌醜陋,但心地善良,好善樂施。常使六甲神術資貧濟弱,以幻術戲弄權貴。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駐軍舒縣治(今廬江柯坦鎮城池村)。時寒冬十月,曹操想吃柑子,便叫人從溫州選購40餘擔鮮柑星夜兼程往回運。行至途中,挑夫們饑寒交困,疲憊不堪。此時來了一獨眼、跛足道人,對挑夫們說:你們太累了,讓我來幫你們每人挑一程吧。說也奇怪,凡經道人挑過的擔子都變輕了。後柑子運至駐地,曹操立即想嘗鮮柑美味,便隨手取來。豈知剖開一看,競是空殼,連剖幾個皆如此。曹操大怒,正欲刑杖挑夫,忽報方士左慈求見。左慈進入帳內,拿了幾個柑子當場剖開,內皆有肉,其味甚甜。但曹操自取時,剖開一看又是空殼。曹操大驚,賜左慈座而問之。左慈笑答曰:“我有天書三卷,得之能騰雲跨風,穿山透石,藏形變身,雲遊四海。今大王已位極人臣,何必再起干戈,殺戮生靈。如能隨貧道往峨嵋山修行,當以三卷天書相授。” 曹操答曰:“我亦思急流勇退,奈朝廷大事何人可理?”左慈笑道:“劉玄德乃帝室之胄,何不讓位與之?” 曹操聞之大怒,斥左慈為劉備*細,喝令左右拿下,命取大枷用鐵釘釘牢並上鐵鎖,打入牢中。
次日,曹操於縣河畔玉虛觀宴請眾臣。正行酒間,卻見左慈足穿木履立於宴前,笑對曹操說:“大王席中欠少何物,貧道願取之。” 曹操見之既驚且怒,答道:“我要松江(今上海市境內)鱸魚,可否!” 但見左慈走到觀下橋上,投釣鉤於縣河,片刻之間就釣上數尾鮮活鱸魚。曹操搖頭說:“這鱸魚是縣河裡的,不是松江鱸魚。” 左慈笑道:“內河鱸魚都是兩鰓,唯獨松江的鱸魚長有四鰓,諸位請看!” 眾人圍過來一看,被釣上來的鱸魚果然都是四鰓,曹操無言。左慈取桌上玉杯,斟滿一杯酒敬曹操說:“大王喝了這杯酒,可長生不老。” 曹操說:“你先喝”。左慈遂拔冠上玉簪於杯中一畫,將酒分為兩半,自己喝了一半,另一半送於曹操。曹操怒其不恭,拒飲。左慈笑將酒杯擲於橋上,酒杯竟化作一隻白鳩,繞橋而飛,左慈亦拐腿而去。曹操忙令大將許褚率輕騎追殺。但見左慈在前面慢步跛行,可騎兵卻怎么也追趕不上。直追到一座小山坡,有一牧童正趕著羊過來,左慈便往羊群中走去。許褚忙彎弓搭箭射向左慈,左慈卻在羊群里不見了。曹操得知,便又傳令將山上的羊全部殺掉後方撤兵離去。小牧童看著滿山坡被殺死的山羊傷心痛哭,忽然聽見有一隻羊頭在地上說話:“把羊頭湊到羊腔子上,羊就都會活過來的。”牧童大驚,嚇得轉身就跑。尚未跑兩三步,又聞有人在後呼喊:“無須驚跑,還汝活羊!”牧童回頭一看,只見左慈已將地上死羊全部湊活並趕將過來,交於牧童後便大笑離去。牧童回家將所發生的事情告訴眾鄉親,眾人對左慈不畏強暴、戲弄曹操無不拍手稱快、稱奇,便稱玉虛觀下的橋為“擲杯橋” 。後又稱其牧羊地叫牡羊崗,羊死而復活的山坡叫羊山頭。(此兩地均在今廬城鎮境內)後人有詠“擲杯橋”對聯一副:“真人何處覓?想當年神態悠悠,孰敢一杯戲漢相;橋石尚殘存!至今日文明進化,誰能千里釣鱸魚。”
千年歲月,彈子一揮間。而如今,玉虛觀早以是一片廢墟,擲杯橋也只僅存遺址。左慈擲杯戲曹操的故事應屬民間傳說,但後人把左慈不畏權貴、不懼強暴,計勸曹操免起干戈、繼而戲之的故事世代相傳並載入地方志和史學著作,充分反映了人民民眾渴望安寧、和諧生活的美好願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