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短絲蜉科

  擬短絲蜉科( .      本科包括擬短絲蜉屬Siphluriscus和Stackelbergisca屬。   鑑別特徵   稚蟲:身體流線型,魚狀;頭下口式;觸角短小;上唇具中縫;上顎切齒特化成刀片狀;下顎及下唇各具1對鰓絲,下顎須3節,下唇須4節;前基節與中基節基部各具一簇鰓絲;腹部鰓7對;三根尾絲。   成蟲:頭頂具脊狀突起,雄成蟲後頭部具瘤突,前足與中足的基部具鰓絲殘跡,後翅長度大於前翅的一半,前翅的CuA脈由一系列的小脈連線到翅後緣,肘區狹長;尾鋏4節,末兩節短小;中尾絲退化。   Ulmer(1920)建立了發現於我國廣東的擬短絲蜉屬Siphluriscus,模式種為中國擬短絲蜉Siphluriscus chinensis Ulmer。Demoulin(1955)以及 McCafferty & Wang(1994)對本種的亞成蟲和雄成蟲進行了重新描述。但本種的稚蟲以前一直沒有發現。   

基本信息

擬短絲蜉科(Siphluriscidae)
unnamed subfamily of Siphlonuridae Demoulin, 1974: 4.
Siphluriscidae Zhou et Peters, 2003:
本科包括擬短絲蜉屬Siphluriscus和Stackelbergisca屬。
鑑別特徵
稚蟲:身體流線型,魚狀;頭下口式;觸角短小;上唇具中縫;上顎切齒特化成刀片狀;下顎及下唇各具1對鰓絲,下顎須3節,下唇須4節;前基節與中基節基部各具一簇鰓絲;腹部鰓7對;三根尾絲。
成蟲:頭頂具脊狀突起,雄成蟲後頭部具瘤突,前足與中足的基部具鰓絲殘跡,後翅長度大於前翅的一半,前翅的CuA脈由一系列的小脈連線到翅後緣,肘區狹長;尾鋏4節,末兩節短小;中尾絲退化。
Ulmer(1920)建立了發現於我國廣東的擬短絲蜉屬Siphluriscus,模式種為中國擬短絲蜉Siphluriscus chinensis Ulmer。Demoulin(1955)以及 McCafferty & Wang(1994)對本種的亞成蟲和雄成蟲進行了重新描述。但本種的稚蟲以前一直沒有發現。
Tshernova(1967)以部分前翅翅脈與稚蟲印跡化石建立了一化石屬(侏羅紀),模式種為 Stackelbergisca sibirica。該種的翅脈與稚蟲都具有明顯區別於短絲蜉科Siphlonuridae的特徵,但與擬短絲蜉屬Siphluriscus非常相似。因此,Demoulin(1974)將上述兩屬歸入短絲蜉科Siphlonuridae一未命名的亞科中。周長發& Peters (2003) 建立新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