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分析

操作分析所屬現代詞,指的是對影響作業質量和效率的全部因素(作業目的、作業方法、作業環境以及材料、運輸、工裝和檢查等)進行分析,使每個工序的作業者、作業對象和作業工具三者達到最佳組合。

什麼是操作分析

操作分析也稱作業分析,是對影響作業質量和效率的全部因素(作業目的、作業方法、作業環境以及材料、運輸、工裝和檢查等)進行分析,使每個工序的作業者、作業對象和作業工具三者達到最佳組合。操作分析也是對操作者的作業方法和人機配合進行研究,設計出最經濟、最有效、最安全操作方法的技術。

操作分析是在整個生產流程進行了程式分析之後,對各道工序的作業進行詳細研究,屬於方法研究的第二個層次。

操作分析的目的是改進作業方法,取消多餘的笨拙的作業操作,減輕工人勞動強度,提高產品質量和作業效率。

操作分析的類型

操作分析的種類,根據不同的工序作業對象和調查目的,可分為:

1、人機操作分析在機器工作過程中,調查、了解在操作周期內機器操作與工人操作的相互關係,從而充分利用機器與工人的能量及平衡操作。

2、聯合操作分析記錄和分析一個工作程式內的各個對象的各種不同的動作及其相互關係,通過合理調配各工作對象的工作,取消空閒或等待時間,達到縮短周期的目的。

3、雙手操作分析調查、了解如何用雙手進行實際操作,知道操作者如何有效地運用雙手。

操作分析的具體要求

1、將操作總次數減至最低。

2、確保全全操作;使作業簡便易行。

3、發揮雙手作用,平衡雙手負荷量。

4、合理利用肌肉群,防止某些肌肉群使用頻率過高而致勞損。

5、選擇適合人使用的控制器和顯示器。

6、採取經濟的切削量。

7、讓設備完成更多的工作。

8、排列最佳操作程式。

9、縮短物料的運輸和移動次數。

10、改進設備、工具、材料的規格和工藝。

11、實現人機同步作業。

12、選擇高效操作方法。

13、消除不合理的閒余時間。

14、減輕勞動強度等。

操作分析的結果是使操作結構進一步合理化。

操作分析的手段及方法

1、操作分析常用的手段

操作分析常用的手段有操作程式圖人機程式圖、多動作程式圖等,著重研究操作者在工作場所的工作狀況,分析操作工人和機器在同一時間內的協調動作,尋求進一步發揮人和機器的作用,減少時間的浪費,縮短操作周期,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2、操作分析的方法

操作分析的方法,沿用提煉法,如刪減、合併、減化、改進、代替、重排等;分析法,即將作業分解為工序和動作,進行工效探索;或者與動作經濟原則相對比的對比法和試驗法。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