擋口

擋口

擋口,讀音dǎng kǒu,漢語詞語,基本意思為猶時候。

引證解釋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十九回:黃胖姑又趁這個擋口勸時筱仁在華、黑二位面前大大的送了兩分禮,一處見了一面。從此這時筱仁賽如撥雲霧而見青天,在京城裡面著實有點聲光,不像從前的銷聲匿跡了。

《官場現形記》第三一回:“這個擋口,外面又進來一個人,大家都認得是 兩淮 運使。”

《文明小史》第四九回:“轎夫重新把轎子放平在地,等他縮了出來,再坐進去,然後抬起來飛跑。這個擋口,有些人都暗暗地好笑。”

分開解釋

: 擋 (擋) dǎng 阻攔,遮蔽:阻擋。攔擋。遮擋。 指“排擋”:掛擋。換擋。 某些儀器和測量裝置用來

: 口 kǒu 人和動物吃東西和發聲的器官(亦稱“嘴”):口腔。口才。口齒。口若懸河。 容器通外面的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