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弦古鋼琴

擊弦古鋼琴

擊弦古鋼琴又稱小鍵琴,是早期鍵盤樂器的一種,是最為古老的帶弦鍵盤樂器,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十五世紀。

擊弦古鋼琴(clavichord)
鋼琴音樂的發展與鋼琴樂器的發展演變是相輔相成、緊密聯繫在一起的,每一時期的鋼琴音樂作品的創作都是以當時的樂器為基礎而產生的,因此,為使我們能夠更清晰地了解和理解樂曲,更準確地把握和演奏不同時期以及不同風格的鋼琴文獻作品,就需要對鋼琴樂器的發展歷程有更多地認識。
現代鋼琴的前身是擊弦古鋼琴和撥弦古鋼琴,與今天的鋼琴相比,人們稱它們為“古鋼琴”。擊弦古鋼琴又叫楔槌鍵琴,撥弦古鋼琴又叫羽管鍵琴,它們都是靠琴弦振動發音的弦樂性鍵盤樂器,在所有西方古樂器中是最簡單同時又是最微妙敏感和極富表情的。
首先介紹擊弦古鋼琴。
Clavichord, 擊弦古鋼琴,又稱小鍵琴,是早期鍵盤樂器的一種,十五世紀便已出現。它由扁薄的長方形盒子構成,沒有腳,可以放在桌上彈奏。外觀雖然和大鍵琴一樣,但並不是撥弦發聲,而是用槌子(Hammer)敲弦發聲的,這種裝置和近代的鋼琴相似,只是裝置較為簡陋,音量較弱,音色也不太明亮。
擊弦古鋼琴或許是最為古老的帶弦鍵盤樂器,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十五世紀。Clavichord一詞最早出現在EberhardCersne作於1404年的一首名為《Minne regal戀詩歌手的規則》的詩歌之中。而關於這種樂器的最早圖畫,據說是在那不勒斯的創作的一幅壁畫中,時間約為1435年。約1440年。在阿勞特的手稿及德國音樂家菲爾東的論著《音樂精義》里,有它的結構圖示和說明。現存的最早的擊弦古鋼琴,製造於1537年,保存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裡;另一架琴是1543由多美尼科製造,現存在萊比錫、卡爾·馬克思大學的樂器博物館裡。
一般來說,擊弦古鋼琴僅僅是配有多根琴弦的單弦,通過鍵桿來操作。在鍵的遠端是金屬製成的小片,叫做切線,它們從下方敲擊琴弦,並且當鍵持續施壓時不斷地觸擊琴弦。因此,這些切線既是發聲器,又起到了橋樑的作用。由此產生的聲音纖細、柔軟,然而富於彈性。演奏時,切線與琴弦的連續接觸會給音響帶來極其豐富的差異――甚至會產生顫音(所謂的Bebung技術),而這在別的鍵盤樂器中是根本不可能產生的。直到19世紀,擊弦古鋼琴依然是作曲家們鍾愛的樂器(例如J·S·巴赫),並且是用以製造淺吟低唱般私密音樂效果的適當之選。人們一旦習慣了相對較為安靜的音量――它能將人引入沉思般的狀態――就會沉醉於音響的內在世界。他甚至可使自己迅速地適應槓桿裝置的聲音,最終安靜下來,“側耳傾聽”。
最早的擊弦古鋼琴音域有限,一般不超過二十個琴鍵,音量很弱。重擊琴鍵時,由於琴弦震動幅度過大,造成琴弦過大的張力,導致琴弦發音不準。此外,擊弦古鋼琴的琴弦較短,音域無法擴張,因此,演奏者多半只需用三個手指來演奏。但是,由於它自身特有的構造和發聲原理,使得擊弦古鋼琴具備獨特的音響效果和演奏特色。但是,又由於擊弦發音的特點,使得手指觸鍵的力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控制鍥槌敲擊的力度,所以,使得擊弦古鋼琴即使在弱力度的音響範圍內也具有非常豐富的強弱變化。擊弦古鋼琴主要是作為一種音樂教學和學習用的樂器。它具有金屬般的音色.在聲音的變化上具有多樣性,同時,可以非常容易地彈奏出如歌的效果。由於擊弦古鋼琴的音調變化多,許多作曲家發現它對於親切的室內樂是一種得體的樂器。擊弦古鋼琴適於演奏序曲、奏鳴曲、托卡塔和組曲。J·S·巴赫於1723年創作的二部和三部《創意曲集》,便是能夠體現擊弦古鋼琴演奏風格的重要文獻。人們在演奏中對歌唱風格的強調以及對力度細微變化的要求,推動了擊弦古鋼琴曲目的創作。適於擊弦古鋼琴演奏的曲目,在結構上通常是兩段體;類型上以歌曲改編曲、小型舞曲、田園曲、迴旋曲和練習曲居多;在情緒和風格上強調甜美和柔和。
作為一種延伸了的單弦,擊弦古鋼琴屬於“宇宙學的聲音裝置物”,象徵著世界及其數理的和諧。無論是正在逝去的中世紀,還是即將到來的文藝復興時期,世界都被理解為數與比例的內在相關的和諧複合物。由此,音樂的創作首先是一門科學,是與算術、幾何學和占星術並列在一起的。當時的許多音樂家和音樂理論家們同時也是數學家、占星士和醫生等等。至於音樂是否帶來愉悅以及關於它的審美方面,這些後世如此重視的要素,當時卻只是次要的。首先它必須具備了內在的“正確性”,接下來美的光芒才能照射出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