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道口關

撞道口關

長城撞道口關,位於懷柔縣九渡河鎮,是黃花城長城與西水峪長城之間的一個水關。 撞道口關為山谷中關口,東邊有黃花城長城水關,西邊有西峪長城水關,地理位置十分隱蔽。這段長城建於明永樂二年(1404 年),到明萬曆五年(1577年)才完成城牆和關口的全部建築,斷斷續續建了173年。據當地老人介紹,這裡的長城是一位姓蔡的官員率領軍卒工匠修築的。

景點名稱

撞道口關

行車路線

東直門乘916車到懷柔站,乘去黃花城的中巴到黃花城,再換小巴到撞道口
所在區縣 懷柔縣

景點位置

北京市懷柔縣黃花城撞道口村
位於懷柔縣黃花城鄉撞道口村北。這裡有明朝年間建成的撞道口關,也稱鎮虜關,是長城沿線的重要關隘。現在關城磚砌券門保存較好,南北兩側石匾額上書“撞道口”和“鎮虜關”。關城兩側長城為磚砌,保存較好。

撞道口關撞道口關

景點來歷

撞道口關長城保存比較完整,據當地老人介紹,這裡的長城是一位姓蔡的官員率領軍卒工匠修築的,當時用的銀兩多了一些,有人就誣告他貪污修長城款項,結果被斬首,可砍下頭後身軀不倒,直立站著。事後,皇帝派人到這裡查看長城,發現城牆建築得十分堅固,方石塊碼砌整齊,下大上小收分合理,上部磚砌平直,城牆頂部垛口、箭孔、排水石槽等齊全,地鋪二三層地磚,白灰漿勾縫,起到了防止降水滲透牆心造成城牆體崩潰的作用。負責察看的官吏回城稟報,撞道口長城建造精良,皇帝於是為姓蔡的官員平了反,並在城牆旁立石碑,記載他修長城的事跡。那塊石碑50年前還在山坡上,後來就不見蹤影了。2006年修復長城牆,當地人用毛驢、騾子馱著磚灰和水上山施工,一直工作了幾個月。

撞道口城堡

撞道口村原是撞道口城堡,地處進山溝的山口東側。城堡四周是鵝卵石和岩石碼砌的高圍牆,高4米多,頂寬2米左右,城堡內除了駐軍,還有廟宇供奉菩薩。現留存下來的只有廟宇後面幾十米長的石砌北圍牆和方石條砌的西城牆,牆體陳舊但並無變形,也無坍塌跡象。村民們在圍牆旁蓋屋建樓,開展民俗旅遊。村里古物還有廟宇的石台階,一棵直徑一米多粗的高大槐樹,還有撞道口關小道旁的兩棵彎曲古松樹,都是歷史的見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