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學學報

摩擦學學報

《摩擦學學報》是由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主辦,國際刊號:ISSN 1004-0595。

基本信息

刊物概況

《摩擦學學報》是由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主辦、科學出版社出版並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覆蓋摩擦學各分支學科的綜合性學術期刊,主要報導摩擦學設計、摩擦力學、摩擦化學、摩擦學材料、摩擦學表面工程、特殊工況下的摩擦學、摩擦學測試技術與設備及摩擦學系統工程與套用等重要的基礎研究和套用研究新成果,其報導範圍包括機械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物理學、化學和力學等交叉學科。
本刊的辦刊宗旨:報導摩擦學學科基礎研究和套用研究的重要新成果,反映國內外摩擦學的研究進展與動向,發現和扶植人才,進行廣泛的學術交流,推動和促進摩擦學學科的發展,為我國的國民經濟服務。
本刊讀者對象主要是從事摩擦學研究和新材料研製的科研技術人員及高等院校相關專業的教師和研究生以及工業領域的技術人員等。對發現和培養人才,促進廣泛的學術交流、推動摩擦學學科發展,為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起到巨大的作用。

發展歷程

20世紀80年代初期,作為邊緣學科的摩擦學學科在國內外引起了廣泛重視並得到迅速發展。當時,作為從事潤滑材料研究近20餘年的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已具備了較完備的研究手段和技術,擁有雄厚的研究實力,並解決了我國航空、航天等高技術領域的一系列關鍵潤滑材料與技術問題,研究範圍涉及金屬和非金屬材料、超高溫及超低溫材料等,並在煤炭、冶金、機械製造、交通、軍工等工業領域得到了套用。
為了順應當時國內工業發展形勢的需求,同時廣大摩擦學工作者也急需一個平台,以便開展學術探討與思想交流,推廣先進的科學技術,介紹國內外先進技術和經驗,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於1980年7月向原中國科學院四局提出組織出版《固體潤滑》學術刊物的申請,在申請報告中提出了《固體潤滑》創刊的初步意見,刊物面向的讀者對象及其辦刊宗旨等。經研究,中國科學院於1980年11月發文批覆,同意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所創辦《固體潤滑》(季刊)刊物,並由蘭州市郵政局面向全國公開發行。
1981年初,甘肅省出版局核定《固體潤滑》(季刊),完成了刊物出版登記註冊手續,於1981年7月正式創刊《固體潤滑》,第1期(創刊號)於1981年7月在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正式出版,向國內外公開發行。
《固體潤滑》的創辦初期,以申松昌為主編的第一屆編委會成員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始終堅持所制定的辦刊宗旨,贏得了讀者和作者的好評,為刊物的編輯出版積累了豐富經驗。
90年代初期,我國的摩擦學學科進入了飛速發展時期,同時摩擦學研究也步入國際領先行列,摩擦學研究已滲透到材料、微機械、生物等學科領域。這時的《固體潤滑》已不能滿足摩擦學學科的發展需求,刊物中的投稿所涉及範圍覆蓋了固體潤滑之外的其他學科領域。基於這一情況,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報請中國科學院出版委申請更名和更改辦刊宗旨,1991年4月經中國科學院評審推薦,國家科委批准,《固體潤滑》自1992年第1期更名為《摩擦學學報》;同時,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報請中國科學院和甘肅省新聞出版局批准,將刊物的徵稿範圍擴大到了摩擦學設計、摩擦化學、摩擦力學、摩擦學材料等方面,使其成為涉及摩擦學各分支學科領域的綜合性學術刊物。
著稿源不斷增多,2000年,蘭州化學物理所將《摩擦學學報》由季刊改為雙月刊。

被收錄情況

本刊為《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首批收錄的期刊之一,已列入中國科學院文獻評價中心《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統計源期刊》和科技部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已連續四版列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已被美國《工程索引(EI)》、《金屬文摘》、《化學文摘》和《劍橋科學文摘(CSA)》以及《日本科技文獻速報(JST)》等國際知名檢索系統收錄;已入編《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中國知網和萬方數據系統期刊網。

獲獎情況

《摩擦學學報》歷年獲獎情況統計

年份 獲獎名稱和獎級
1996 甘肅省科技期刊編校質量達標第一名
1996 中國科學院優秀期刊評比三等獎
1999 科技期刊影響因子排序,獲工程期刊第一名
2001 《CAJ-CD》執行優秀獎
1997~2007 《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評定的工程技術類期刊學術影響因子連續11年排名第一
2002~2007 連續六屆“百種傑出學術期刊”稱號
2008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評定的2008年度精品科技期刊
2008 甘肅省優秀期刊
2009 在《中國學術期刊評價研究報告》(2009-2010)中,被評為“RCCSE中國權威學術期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