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星的少年

原文

摘星的少年,跌下來。
青空嘲笑他。
大地嘲笑他。
新聞記者拿最難堪的形容詞冠在他的名字上,嘲笑他。
千年後,新建的博物館中,
陳列著摘星的少年像一座:
左手擎著天狼。右手擎著織女。
腰間束著的,正是那個射他一箭的嵌著三明星的獵戶的腰帶。

作者介紹

紀弦,(1913-?),祖籍陝西,生於河北省清苑縣。原名路逾,曾用筆名路易士。1928年春開始發表詩作,1933年畢業於蘇州美術專科學校,自編《易士詩集》。1934年創辦《火山》詩刊。1936年東渡日本,回國後與戴望舒等創辦《新詩》月刊。1948年赴台,在台北市成功中學任教二十五年後退休。1976年移居美國。1953年創辦並主編《現代詩》季刊,1956年組建現代派。紀弦是台灣詩壇的三位元老之一(另兩位為覃子豪與鐘鼎文),在台灣詩壇享有極高的聲譽。紀弦不僅創作極豐,而且在理論上亦極有建樹。他是現代派詩歌的倡導者,他主張寫“主知”的詩,強調“橫的移植”。詩風明快,善嘲諷,樂戲謔。他的詩極有韻味,且注重創新,令後學者競相仿效,成為台灣詩壇的一面旗幟。

賞析

這首詩意象壯闊雄奇,筆力萬鈞。成功地塑造了一個少年英雄的形象:他執著地追求自己的理想,不為世俗嘲笑所動,將傷痕變成自己的勳章,將旁觀者的詬罵作為自己的踏腳石,一步步地向夢想進發。面對挫折他堅強不屈,跌倒了又爬起來,是一個真正的英雄。我們可以從他身上得到很多的人生的啟示。詩歌的結尾,也將獵戶星座擬人化,喑喻文壇上無的放矢的無恥文人。然後,又將擬人還原,那獵戶星座何其浩瀚的巨大的帶狀星雲,已成為束在少年腰間的閃亮的腰帶了。
一個自覺而想有所作為、年少英氣的形象,不為世俗嘲笑所動,堅持自己的理想。將傷痕變為自己的勳章,將旁觀者的詬罵作為自己的踏腳石,一步步向自己的夢想進發。面對嘲笑他堅強不屈,跌倒了又站起來,是一個真正的英雄。跌”字驚心動魄,形象地寫出少年失敗後非常狼狽和難堪。“冠”字形象地寫出新聞記者無中生有,無的放矢。“擎”字寫出了摘星少年的高大形象。欲揚先抑的寫法更突出了摘星少年追求理想的頑強拼搏的意志和成功之後的光輝形象。詩歌多處採用擬人的手法,生動形象,能引起人豐富的聯想和想像。比如“青空”、“大地”、“新聞記者”嘲笑他,既可以想像嘲笑的語言,也可以想像和猜測少年當時的心理:有動搖、有委屈、有疑惑、有退縮,更有剛毅和頑強不屈,摘星不止。詩歌的結尾,也將獵戶星座擬人化,喑喻文壇上無的放矢的無恥文人。然後,又將擬人還原,那獵戶星座何其浩瀚的巨大的帶狀星雲,已成為束在少年腰間的閃亮的腰帶了。這種氣象非常恢弘,筆力千鈞。詩歌成功地塑造了一個少年英雄的形象:他執著地追求自己的理想,不為世俗嘲笑所動,將傷痕變成自己的勳章,將旁觀者的詬罵作為自己的踏腳石,一步步地向夢想進發。面對挫折他堅強不屈,跌倒了又爬起來,是一個真正的英雄。我們可以從他身上得到很多的人生的啟示。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