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舞

摔跤舞來自蒙古族人民所喜愛的傳統摔跤,屬蒙古族民間舞蹈,屬男性群舞,在科爾沁草原盛行。

簡介

我們稱為摔跤舞,一是因摔跤中歷來具有蒼鷹翱翔、雄獅奔騰、猛虎穩踞等超模擬舞蹈動作;二是摔跤塑造了一代天驕的英雄形象,富有既憧憬藍天又眷戀土地的牧業舞蹈文化特徵;三是摔跤的儀式和情節早已被創造地、藝術的形象化。

藝術特點

摔跤舞的動作與服飾是典型的圖騰崇拜的感情象徵符號。在源遠流長的民族舞蹈變異歷史中,它沒有隨著圖騰崇拜的消失而失傳,反而藝術地強化了。它即保留著圖騰的遺風,又強烈地反映了現代民族情感。

摔跤舞程式為入場、禮儀、角逐、奪魁等。基本技巧有:踢、絆、勾、舉等。基本動作有:獅奔、膜拜、鷹飛、虎踞等。

表現形式

俗稱 “二鬼摔跤”,屬面具舞,為北方特有民族舞蹈之一。舞蹈一人二角,表演者身背一長型木製架,架上用布縫製兩個木偶形象的摔跤手,兩者身著各色官服,頭戴雁翎纓帽,兩隻假臂相互緊抱,各做摔跤狀;木架下遮布幔,演者兩手做腳,四肢踏地,四靴靴尖相向。飾者隨鼓樂節奏,摔打起舞。表演套路主要有地空鏇轉、雙滾、前後跳躍等,動作幽默逼真,舞姿粗獷豪放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