搓衣板

搓衣板

搓衣板是中國勞動人民洗衣中常用的工具,和棒槌一起成為中國改革開放以前洗衣的工具。

簡介

搓衣板是什麼時候發明的,史無可考。“搓”字最早出現在唐詩里,可知搓衣板的歷史最早不過唐朝。也可能以前就有但不叫這個名字,史籍並無記載,所以不敢妄加推測。

形狀 長度:40~80厘米

寬度:20~30厘米

厚度:1~2公分

搓衣板有一整塊木板組成,兩端分別有16公分左右的平坦部分,中間由20到30條溝槽組成,精緻的搓衣板溝槽分兩種,一種寬槽用來搓洗粗布厚衣,一種窄槽用來搓洗單衣。

主要功能

功能一 :搓洗衣物

在洗衣機大規模使用之前,搓衣板與棒槌是洗衣的主要工具。住在水邊的女人們洗衣服,往往使用棒槌搗一通,而居住在離水很遠地方的女人,就發明了搓衣板。

功能二:罰夫刑具

隨著歷史的行進,搓衣板的主要功能發生了改變,由最初的婦女用來洗衣轉變為了妻子懲罰丈夫的刑具。網上流傳一41歲男人結婚16年跪搓板成癮的故事。

詩文

李白的《秋歌》‘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杜甫的《秋興八首》其一‘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白居易的《江樓聞砧》‘江人授衣晚,十月始聞砧。一夕高樓月,萬里故園心’

總結

搓衣板隨著歷史逐漸退出了舞台。主要功能已經由洗衣機取代;但是在其中間的過度是暖氣片據說殺傷力很大;而最終的轉意功能也會隨著前面兩個功能的消失而消失。因此,搓衣板退出歷史舞台已經無法避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