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諦

揭諦

揭諦 ,亦有叫做“揭帝”,讀作gā dì ,佛教語,去、去經歷、去體驗的意思,語出大乘佛教鼎盛期《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中般若波羅蜜多咒,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水滸傳》第四回:“直饒揭帝也難當,便是金剛須拱手。後來隨著佛教發展,演變成佛教護法神之一,也稱五方揭諦:金光揭諦、銀頭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摩訶揭諦 ,為佛教五方守護大力神.。

基本內容

揭諦,亦有叫做“揭帝”,讀作gādì,佛教語,去、去經歷、去體驗的意思,語出大乘佛教鼎盛期《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中般若波羅蜜多咒,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揭帝:亦作“ 揭諦 ”。佛教語。護法神之一。 《水滸傳》第四回:“直饒揭帝也難當,便是金剛須拱手。” 《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鎮雷峰塔》:“禪師勃然大怒,口中念念有詞,大喝道:‘揭諦何在?快與我擒青魚怪來,和白蛇現形,聽吾發落!’”

後來隨著佛教發展,演變成佛教護法神之一,也稱五方揭諦:金光揭諦、銀頭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摩訶揭諦 ,為佛教五方守護大力神.。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