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季慎防禽霍亂

1.臨床症狀:該病潛伏期一般為2天~9天,有3種類型。
①最急性型。常不見任何症狀而突然死亡,多發生於流行初期,肥壯、高產的家禽。
②急性型。病禽縮頸閉目,呼吸時發出“咯咯”之聲,劇烈腹瀉,雞冠、肉發紫。病鴨還常常搖頭,有“搖頭瘟”之稱。
③慢性型。多由急性轉變而成,見於流行後期。表現為慢性呼吸道炎症和慢性胃腸炎。
2.剖檢變化:
①心外膜上有出血點,特別是心冠脂肪上有針尖狀出血。
②肝臟腫大,肝表面有灰白色或灰黃色粟粒樣壞死點。
③十二指腸及空腸表面表現為瀰漫性出血,特別是黏膜層、盲腸、扁桃體嚴重出血。
3.鑑別診斷:與新城疫區別:新城疫流行廣,傳播快,鴨、鵝、鴿不感染,屍體剖檢胃有出血點或潰瘍,肝臟無明顯病變,新城疫用抗菌素治療無效。與禽傷寒區別:禽傷寒脾腫大,而本病脾下沉或稍腫大且肝表面布滿針尖到米粒大小不等的灰白色壞死點。與鴨瘟區別:鴨瘟頭頸腫大,而本病頭頸不腫大;鴨瘟肝腫大但沒有灰白色壞死點;鴨瘟藥物治療無效,而本病藥物治療有效。
4.治療方法:應儘早治療,並選用敏感藥物交替使用。多用混料的方式投藥,必要時可以肌肉注射。目前常用藥物有:
①土黴素。0.05%~0.1%拌料或每千克體重用藥40毫克~50毫克內服,每日1次,連服2次~3次。
②滅敗靈。肌肉注射,每千克體重用藥2毫克,每天1次,連用2天。
③痢菌淨。治療用20%痢菌淨每千克體重用藥1毫克,或0.5%痢菌淨每千克體重用藥2毫克肌肉注射,口服量加倍,每日1次,連用2天~3天。
5.預防措施:
①加強飼養管理,消除不良的應激因素,使家禽保持健康狀態。
②嚴格消毒,發現疫情後,應及時銷毀病死家禽,同時,對周圍環境、飲水、用具等消毒5天~7天,並同時藥物治療。
③用“弱毒苗”接種,對3月齡以上的家禽,肌肉注射,3天后產生免疫力,免疫期4個月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