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康德羅加級飛彈巡洋艦

提康德羅加級飛彈巡洋艦

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是美國建造的一種飛彈巡洋艦,它裝備有飛彈武器和宙斯盾戰鬥系統,故屬於宙斯盾戰艦一種類。它具有反應速度快,抗干擾性能強,有強大的攻擊和反擊能力,可綜合指揮艦上的各種武器,同時攔截來自空中、水面和水下的多個目標,還可對目標威脅進行自動評估,從而優先擊毀對自身威脅最大的目標。

簡介

除了增加了雷達的準確度外,從邦克山號起的提康德羅加級還裝備了2個垂直發射系統(Vertical Launching

(圖)美國海軍提康德羅加級飛彈巡洋艦CG-50標誌美國海軍提康德羅加級飛彈巡洋艦CG-50標誌

Systems,VLS)擁有122個發射管,令該艦能攜帶大量飛彈,可選用的彈種包括戰斧巡航飛彈標準三型防空飛彈ASROC反潛艇飛彈等。更重要是系統允許所有飛彈能夠在短時間內完全鎖定多重目標,縮短戰艦的開火時間。包括湯馬斯蓋茲號在內的前五艘裝備傳統的MK26雙懸臂式飛彈發射器,使其只能攜帶88枚飛彈並且無法發射戰斧巡航飛彈。

提康德羅加級的前五艘艦隻已在2004年2006年除役。另外22艘較新的本級艦(CG-52至CG-73)將會進行升級改裝,預計每一艘的平均服役年限為35年。

歷史

美國海軍在二次世界大戰後期對付日本神風特攻隊獲得的經驗上,組成以艦載機與艦炮組成多重防空網來保護艦隊,尤其是航空母艦的安全。然而,隨著德國在二戰末期開始使用反艦飛彈之後,艦炮已經無法滿足未來艦隊防空需要,因此必須發展新的系統。

1950年代,美國海軍開始布署艦上防空飛彈系統:通稱為3-T系統的護島神(Talos)、韃靼(Tartar)與㹴犬(Terrier)飛彈。1960年代展開下一代艦用防空系統堤豐(Typhon)的研發工作。早期的防空飛彈系統一次能夠對付的空中目標有限,這個數目與船上的導引雷達數量有密切關聯,堤豐系統採用電子掃描雷達天線技術,期望以新的技術提升可以同時接戰的目標數量。不過堤豐系統的技術風險太高,加上預算的問題,發展計畫稍後被取消。

由於預期1980年代的蘇聯反航艦戰術是以飽和飛彈攻擊為基礎,傳統機械式鏇轉雷達有限制的資料獲得速率及多重目標追蹤能力難以滿足此需求,宙斯盾系統因而出現。宙斯盾系統在艦體上裝設4面平面雷達天線,每個天線分別可涵蓋以上層結構為中心45度角的扇形範圍。其中的陣列雷達SPY-1有超過4000個發射原件,可發射多道不同方向的雷達波束以捕獲目標。遭捕獲的目標則依事先預定的準則評估其威脅程度及接戰順序,並可選擇由電腦自動接戰或由戰管人員控制。而自聖哈辛托(CG-56)起,安裝了SQQ-89(V)3整合反潛套件,該套件結合了SQS-53B艦首聲納、SQR-19拖曳陣列聲納即Mk116Mod6射控系統。而在之後的船艦中,改採重量較輕且電磁波特性較好的SPY-1B陣列雷達,並以UKK-43B及UYK-44電腦取代原先的UYK-7/20電腦。

武裝方面,遠距離的目標主要由SM-2MR中程標準二型飛彈負責。不同於過去需全程導引的飛彈,標準二型只需在飛行終段由照明雷達進行引導即可,而飛行前段和中段則可由自動駕駛儀來控制飛行方向至默認攔截點。照明系統採用4具Mk80照明雷達供飛彈和系統使用,透過分時(timesharing)工作可同時導引12枚已發射飛彈接戰。艦炮為127公厘炮,可對23公里範圍的水面或陸上目標炮擊,然而因其Mk86火炮射控系統(gunfirecontrolsysteam,GFCS)缺乏能有效攻及空中目標的SPG-60雷達,並沒有防空能力。近距離反制部分,則是由艦上的電子反制措施和Mk15方陣近迫武器系統負責。此外,自文森斯號(USSVincennesCG-49)開始安裝輔助著鑒系統RAST(haul-downandtraversesystem)以起降LAMPIIISH-60B海鷹直升機。

包括湯馬斯蓋茲號在內的最早的前五艘提康德羅加級,裝備傳統的MK26雙懸臂式飛彈發射器,這使其只能攜帶88枚飛彈且無法發射戰斧巡航飛彈。從邦克山號(CG-52)起的提康德羅加級還多裝備了2個Mk41Mod0垂直發射系統(VerticalLaunchingSystems,VLS),每一組Mk41可裝載61枚飛彈,總計擁有122枚,而可選用的彈種包括戰斧巡航飛彈、標準三型防空飛彈、ASROC反潛艇飛彈等,這令該艦能攜帶大量飛彈,且讓系統允許所有飛彈在短時間內完全鎖定多重目標,縮短戰艦的開火時間。

提康德羅加級的前五艘艦隻已在2004年到2006年除役。另外22艘較新的本級艦(CG-52至CG-73)將會進行升級改裝,預計每一艘的平均服役年限為35年。

性能

該級艦的艦體實際上與美國海軍"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相同,只是沒有穩定鰭,在重要部位加裝了"凱芙拉"裝甲。艦長172.8米,寬16.8米,吃水9.5米;輕載排水量7015噸,滿載排水量9500噸。它採用4座LM-2500燃氣輪機,總功率86000馬力,續航力6000海里/20節。全艦艦員358人,其中軍官24名。

該級艦的最引人注目之處就是"宙斯盾"系統。它由六大部分組成:相控陣雷達、指揮決策系統、武器控制系統、飛彈火控系統、飛彈發射系統及戰備檢查系統。相控陣雷達天線與傳統的雷達天線迥異,它不需要機械轉動,而是由4塊平面天線陣組成。每個天線陣面可覆蓋 90度以上的方位角和高低角。每個天線陣面像蜻蜒的複眼那樣,由 4480個輻射單元組成,並通過計算機對各輻射單元進行相位控制,定時發射出雷達波束以搜尋目標。即使其中一個天線陣面癱瘓,搜尋區也只是減少四分之一,整個雷達系統仍可繼續工作。一旦探測到目標,計算機會立即指令實施跟蹤,同時把目標數據送入指揮決策系統進行敵我識別、威脅評估等,並將結果輸入火力控制系統;火控系統自動編制攔截程式,迅速將參數傳給飛彈。該系統能識別和跟蹤數百個空中目標,並計算出其飛行軌跡,同時進行艦空飛彈的中繼制導。

武器裝備

防空:MK-41VLS系統共可混裝"標準"和"戰斧"飛彈122枚,視所執行的具體任務而定,一般情況下以"標準SM-2MR"為主。該彈為指令加慣性制導,半主動雷達尋的,2馬赫時射程73千米。現正準備用該裝置發射改進型"海麻雀"艦空飛彈,以提高該級艦的近程防空能力。2座美艦標準的MK-15型20mm六管"密集陣"炮用於末端反導。不過,從2001年起,擬由更先進的"拉姆"飛彈取代"密集陣"系統。另外,它還裝有2座25mm炮和4挺12.7mm機槍用於日常警戒。

對陸:自從"戰斧"艦射巡航飛彈上艦後,打擊陸上目標便成為該級艦的重要作戰使命。"戰斧"飛彈射程分為1300公里(C型和D型)與1853公里(C型BLOCK3),速度0.7馬赫,戰鬥部質量為454千克,或347千克聚能裝藥。首尾各有127mm火炮一座,射程27公里,其改進型擬於2002年上艦,採用ERGM遠程GPS制導炮彈,射程140公里,命中精度10米。

反艦:2座四聯裝"捕鯨叉"反艦飛彈發射裝置,主動雷達尋的,0.9馬赫時射程130公里,戰鬥部質量227千克,是西方海軍通用的反艦飛彈。

反潛:中遠程主要依靠2架SH-60"海鷹"LAMPSⅢ型反潛直升機。自身防禦則為2座3聯裝MK-32型324mm魚雷發射管,備有36枚MK46-5(射程11千米/40節,戰雷頭44千克)反潛魚雷;或新一代MK-50反潛魚雷(15千米/50節,戰鬥部45千克聚能裝藥)。

電子裝備

(圖)提康德羅加級飛彈巡洋艦艦載武器及服役情況

作戰控制系統:1996年至2007年將裝備CEC集中電子控制系統和NTDS海軍戰術數據系統(帶4A、11、14號數據鏈);其 它有JMCIS和16號數據鏈及計畫安裝的22號數據鏈。

雷達:除SPY-1A/B相控陣雷達外,還有SPS-49(V)7/8遠程對空雷達(C/D波段,探測距離457公里)、SPS-55對海雷達和SPQ-9A、SPG-62火控雷達等。

電子戰裝備:SLQ-32V(3),用於電子干擾和電子欺騙。另有8座MK-36(2)型6管幹擾彈發射裝置,發射紅外和箔條彈,射程4千米。對付魚雷,則有SLQ-25"水精"拖曳式魚雷誘餌。

聲吶:SQQ-89(V)3系統,包括SQS-53B/主動式艦殼聲吶和SQR-19被動式拖曳聲吶。

級艦

(圖)停泊在港中停泊在港中"提康德羅加"級飛彈巡洋艦
按服役順序,該級艦依次為:
"提康德羅加(TiconderogaCG-47)"、"約克城(YorktownCG-48)"、"文森斯(VincennesCG-49)"、"福吉谷(ValleyForgeCG-50)"、"托馬斯.S.蓋茨(ThomasS.GatesCG-51)"、"邦克山(BunkerHillCG-52)"、"莫比爾灣(MobileBayCG-53)"、"安提坦(Antietam CG-54)"、"雷伊泰灣(LeyteGulf CG-55)"、"聖賈辛托(SanJacinto CG-56)"、"張伯倫湖(LakeChamplain CG-57)"、"菲律賓海(PhilippineSea CG-58)"、"普林斯頓(Princeton CG-59)"、"諾曼第(Normandy CG-60)"、"蒙特里(Monterey CG-61)"、"錢瑟羅斯維爾(Chancellorsville CG-62)"、"考佩斯(Cowpens CG-63)"、"葛底斯堡(Gettysburg CG-64)"、"喬辛(Chosin CG-65)"、"休城(HuéCity CG-66)"、"西羅(Shiloh CG-67)"、"安齊奧(Anzio CG-68)"、"維克斯堡(Vicksburg CG-69)"、"伊利湖(LakeErie CG-70)"、"聖喬治角(CapeSt.George CG-71)"、"維拉灣(VellaGulf CG-72)"和"皇家港(PortRoyal CG-73)"。

誤擊事件

提康德羅加級諸艦中的文森斯號(USS Vincennes CG-49)在1988年時曾發生誤擊伊朗航空655號班機的事件而聲名狼藉。由於雷達誤判信號,艦長認為該飛行物為伊朗空軍執行任務中的F-14雄貓式戰鬥機,這次事件造成290位平民罹難。文森斯號已於2005年退役。

基本數據

排水量 標準7,652噸滿負荷時 9466 噸(前五艘為9590噸)
172.8米 (567英尺)
船幅 16.8米 (55英尺)
吃水深度 9.7米 (32英尺)
推進力 4具通用動力LM2500 燃氣渦輪機;80,000軸馬力(60兆瓦); 雙軸推進
航速 32.5節 (60公里/小時)
續航距離 20節(37公里/小時)時 6,000海里(11,000公里);30節(56公里/小時)時 3,300海里(6,000公里)
定員 19名軍官,368名士兵
武裝 兩門127公厘Mk 45艦炮;兩具Mark 15 方陣近迫武器系統;兩具Mark 26雙臂發射器(內藏44枚標準二型飛彈)
兩座Mark 41垂直發射系統(內含122具發射單元);兩具四連裝魚叉飛彈發射器;兩具Mk32型水面船艦魚雷管
艦載機 2 x SH-60海鷹 LAMPS III 艦載直升機
雷達 4 x SPY-1B多功能相控陣雷達(CG 52-58時為SPY-1A);SPS-49(V)6 2-D對空搜尋,SPQ-9A搜尋
聲吶 SQQ-89(V)3 suite with SQS-53 LF active/passive bow mounted, SQR-19 TACTAS towed array (SQS-53A in CG 54-55, SQS-53B in CG 56-60, SQS-53C in CG 61-73) (CG 52-53: SQS-53A only)
電子作戰 SLQ-32(V)3 intercept/jammer, Mk36 or Mk50 SRBOC decoy RL, SLQ-25A Nixie torpedo countermeasure.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